這日下午最熱的時候,一向晚歸的韓向明和娟娘卻回來了。
兩人都是熱得渾身是汗,韓向明把手里的東西往武興手里一塞,只說了句“給你二姐拿去”,就撲到水缸前舀水喝。
娟娘也累壞了,進屋就坐在凳子上,拿了蒲扇用力地扇風。
武大娘忙給她倒了一碗水,問道“你們這是去哪兒了,怎么就熱成了這樣”
梅娘接過武興手里的東西,放在桌上看了看。
這是一個木制的食盒,分上下兩層,她揭開蓋子,只見上層放著幾個做成梅花形的攢盒,里面放著炸魚、干蝦、蒸肉等菜,底下一層又是分成兩個格子,一個格子放著米飯,另一個格子則是幾個餅和包子。
娟娘喝光了一碗水,才把今日的事說了一遍。
原來他們這些日子已經把南城和東城都走了個遍,今天就去了西城。
西城門是往京城運送各種物資的重要通道,那邊的飯館鋪子小攤非常多,做各種吃食的都有,韓向明和娟娘看得眼花繚亂,一時不知道該從何吃起。
正在街上走著,他們忽然看到一個足有四五丈寬的大鋪面,不知是賣什么吃食的,屋里坐的全是人,連臨街的位置擺了二三十張桌子也都坐滿了,許多人等不得,就從窗口處買這種盒子的東西直接帶走。
兩人在街上溜達這么多天,還是頭一次看到這樣的賣法,就去對面茶館尋了茶博士打聽。
這打聽可了不得,原來這家開的是盒子鋪,專門賣各種成菜,也就是提前做好十幾樣菜,都放在大盆里,想吃哪個就選哪個。
來吃飯的人誰不是希望進了店馬上就能吃上飯這盒子鋪品種多樣,所見即所得,想吃什么馬上就能吃到,因此日日賓客盈門。
除此之外,他們還賣這樣的食盒,里面裝上飯菜,拿回去或是家人吃上一餐,或是在家待客,都是極方便極體面的。
那茶博士還說,現在是天氣熱,生意不大好了,天冷的時候,若是趕上節日,進城出城的人極多,路過這里的人和車都會停下來,買個食盒帶著路上吃,或者拿回家去吃上幾日,還有買了送人的,那時候連他們茶館門口都停滿了馬車。
韓向明和娟娘聽著這盒子鋪生意這么好,覺得新鮮又有趣,連忙去那店里買了個五錢銀子的食盒,想著趕緊拿回來給梅娘看看。
武大娘一聽就驚呆了“就這么個盒子,還不夠兩個人吃的呢,就要五錢銀子”
韓向明一愣,隨即訥訥說道“我們當時想著連盒子帶回來,讓二妹看看,看完了把菜拿出來,再把空盒子送回去,還能換回二錢銀子”
梅娘連忙說道“換什么換去一趟西城來回多遠呢再說這食盒做工不錯,二錢銀子買下來也值得,娘,別拿去換銀子了,回頭我出門還用得著呢”
武大娘也是一時被這價錢震驚,回過神來才覺得自己這么說不對。
韓向明他們倆頂著烈日在外頭奔波,還不是為了梅娘開店的事嗎她為了五錢銀子,就對女婿大呼小叫的,實在是不妥當。
她清了清嗓子,忙笑道“梅娘說得是,這盒子也值二錢銀子呢。嘖嘖,這些東西就賣五錢銀子,這么說要是開個盒子鋪,一年可不少賺呢”
韓向明撓撓頭,說道“我們也是看著那盒子鋪生意實在紅火,所以才急著拿回來給二妹看看。”
娟娘也說道“是呢,我們在南城轉了好幾天,還沒看到有開這種盒子鋪的,娘,二妹,你們瞧著怎么樣”
梅娘想了想,笑道“好,咱們就開盒子鋪”
這些日子她想了許久,一直遲遲拿不定主意。
如果依著她的想法,她肯定是想再開一家私房菜館,可是她也知道,就目前來說,這個目標很難實現。
以前她做主廚,手下管著十來個廚師,有時候她做個菜,也有小工幫著備料,她只要動動手就行,可是如果在古代開這種飯館,她就要雇廚子廚娘來幫忙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