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決定要試營業,一家人便不再拖延,次日一早除了武大娘和武興在家賣燒餅,武月帶著小石頭,其他人都分別忙碌起來。
因為決定得過于匆促,肉和豆腐都沒有提前預定,伙計和幫工也沒招上來,梅娘便想著第一天不要做太多,他們幾個人一起動手,先做兩三百份盒子菜的量,第一天就當是宣傳和試水了。
韓向明買了五十多斤肉,六只大肥鴨子,五只雞,武鵬去隔壁定了一板豆腐,娟娘則買了兩筐青菜,讓菜農直接挑到店里。
梅娘讓武鵬拿了一張大紅紙去寫了開業的告示,連今日菜色和價錢也一并寫上,貼在大門外頭。
云兒給梅娘打下手,梅娘先燉上東坡肉,又把鴨子烤熟。
再做兩個葷素搭配的菜,兩個素菜,今日六個菜就做好了。
所有的菜都放在一個個長方形的木盆中,木盆再放進底部提前挖出槽的長桌上,槽底下放著熱水,避免飯菜變涼。
娟娘蒸了一大鍋米飯,又做了一大鍋饅頭,也都放在木盆里,隨取隨拿。
飯菜還沒擺好,便有三三兩兩的人往屋里走來。
“梅丫頭,我聽武大嫂說你這店今日開張了,特意來嘗嘗你的手藝”
“梅姑娘,恭喜賀喜,生意興隆啊”
“梅兒妹子,你這店總算是開張了,我都盼了好多天了”
梅娘見都是街坊鄰居來捧場,又是驚喜又是感動,連圍裙也來不及解下,忙迎了出來。
“嬸子來了,快里面坐”
“同喜同喜,多謝捧場”
“嫂子先坐,我這就泡茶去”
說著話又進來一群人,眾人見她實在是忙,都說不用客氣,各自在大堂里尋了位置坐下。
梅娘實在沒想到第一天就來了這么多人,一時有些懊悔,早知道這樣,她應該早點兒招伙計的。
還好大堂里基本都是熟人,她讓韓向明和武鵬幫著招呼,娟娘和云兒則盛菜盛飯。
她走到廚房,想看看還有什么沒做好的,忽然看到案板上還剩下六塊豆腐。
因她說今日不用做太多,豆腐也就沒做完,還剩下這么多。
梅娘想了想,便有了主意。
豆腐洗凈,切成半寸的方塊,冷水下鍋焯水,鍋中加入少許鹽,去除豆腥味。
熱鍋冷油,放入花椒粒,炒出香味來,將花椒撈出丟掉。
放入少量肉餡,加一勺豆瓣辣醬,炒出紅油,再放入瀝干水的豆腐。
碗中加少許鹽、醬油、花椒粉、淀粉以及少量白胡椒粉,加點高湯攪拌至融化。
攪拌好的料汁倒入鍋中,水開后放入辣椒面,撒上蔥花,即可出鍋裝盤。
她把這道菜倒進小盆里,端了出去。
正在打飯的娟娘看了一怔,問道“二妹,你不是說今天就做六個菜,怎么又做了一個”
梅娘把小盆放在桌上,說道“天熱,豆腐放不住,我就想做一道新鮮吃食,若有喜歡吃的,以后不是又多了一道菜可以賣嗎”
她本以為這個時代的人吃不慣辣,可是見識過李韜對辣椒的熱愛,她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不是他們不愛吃辣,而是之前他們很少有機會接觸辣椒。
如果能把辣椒推廣開來,以后店里能做的菜就更多了。
娟娘湊過一聞,差點兒被這辣味熏出個噴嚏來。
還好梅娘提前就讓他們準備好了一塊布當面罩,叮囑他們盛菜的時候要戴上,她才沒把噴嚏打到盆里。
娟娘別過頭去,說道“這味兒可夠沖的。”
說著話又來了新客人,這回是兩張不認識的面孔。
兩人顯然是看見這個新店這么多人,一時好奇才進來的,本想到柜臺上問問都有什么菜色,誰知走過來就看見桌上擺滿了大盆的飯菜,那香味聞著就讓人邁不動步。
這個賣法倒新鮮,年長些的男子便問道“這菜怎么賣的”
娟娘忙說道“一葷兩素是十五文,加一份素菜三文,加一份肉菜五文,米飯饅頭管夠,小店剛開業,今日每位客人都送海帶豬骨湯一碗。”
那人算了算,每人不過二十幾文錢就能吃上四五個菜,還有免費湯喝,立刻高興起來。
“好,我要這個,還有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