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娘笑了起來,說道“若只是苦夏,可以讓表小姐來店里,想吃什么,我單獨給她做,這樣兩下都便宜。”
李韜聞言一喜“那太好了,那我明日就叫她來。”
梅娘問了幾句關于李韜表妹日常口味和喜好,約定明日中午請他們來吃飯,李韜就告辭了。
大家聽梅娘說了李韜來的目的,娟娘就問道“二妹,那你以后還去那些貴人家里做菜嗎”
“去呀,有錢賺,為什么不去”梅娘笑著說道,“咱們店里剛開張沒多久,所以我要多用些心思,等以后姐和云兒你們能多做些菜,我還會去人家那里幫廚的。”
梅源記每日賺的雖然多,卻比較累,去別人家幫廚一次通常能收到二三十兩銀子,活計也輕巧得多,梅娘當然不會放棄這樣的機會。
武鵬聽了先松了口氣,說道“那就好,前些日子還有人來請二姐呢,二姐說沒空兒,都給推了,以后他們再來找我,我也就好答應他們了。”
那些人請梅娘請不到,就會求到武家人頭上,武鵬推脫不過,早就為這事兒發愁了。
娟娘和云兒聽了,則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梅娘這么說,肯定會把手藝都教會給她們,憂的是她們也不知道自己能學到幾成,要是學不到多少,砸了梅源記的招牌可就不好了。
兩人心里都是同一個想法,要多多努力,好好學做菜,這樣梅娘以后就能輕松許多了。
次日一早,梅娘讓韓向明和娟娘等人照舊去買菜買肉,自己則帶著云兒去了南街的早市。
相比其他時間段,早市的菜是樣式最多也是最新鮮的,當然起早來買菜的人也很多。
偌大的一條街上,兩邊幾乎放滿了各種攤位,有趕著牛車拉著菜剛進城的,有牽著驢子背了幾筐菜的,其他諸如挑擔子的,推獨輪車來趕早市的菜農和攤販就更多了。
云兒難得出來逛一次街,這會兒只覺得眼睛都不夠用了。
在武家生活了這么久,她長胖長高了,性格也活潑了許多。
這會兒她東張西望,看到新鮮的東西就忍不住拉梅娘一起去看。
“二姐,你看那兒還有賣乳鴿的”
“二姐,這桃子好大,比石莊頭他們送的桃子還大呢”
“二姐快看,那么多的蓮蓬”
梅娘聽著她嘰嘰喳喳的歡笑聲,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跟著高興起來。
兩人買了些雞魚和青菜,準備往回走。
剛走了沒幾步,梅娘忽然聽到一個罵罵咧咧的聲音。
“你姥姥的,連五文錢都沒有,還敢跑來擺攤快給老子滾”
梅娘循聲望去,只見三四個男子正在罵一個半大小子,其中一個還抬腳去踢那少年的籮筐。
只聽嘩啦啦一陣響,籮筐里一堆黑乎乎的東西撒了一地。
“你們干啥啊,這是我辛辛苦苦抓來的你們憑啥欺負人”那小子見自己的東西被踢翻,立刻紅了眼睛。
梅娘認得這幾個男子是管著南街口這一片市場的,她也知道,凡是在南街口擺攤的,每次都要給他們交五文錢的費用。
五文錢不多,大部分攤販和菜農都是能承擔得起的,這小子可能是年紀小不懂事,又沒人教他,所以才會吃虧。
那幾個男子沒想到這小子竟然是個愣頭青,還敢跟他們回嘴,眾人愣了一下,嘴里不干不凈地罵著,上前就去推搡那小子。
梅娘看到地上那堆圓溜溜黑乎乎的東西,心思一動,帶著云兒向那邊走去。
那小子哪里是幾個成年男人的對手,頂了幾句嘴,又挨了幾下巴掌。
梅娘抬手攔住領頭的男子,說道“朱大哥,小孩子不懂事,幾位大哥何必跟他一般見識”
梅娘的梅源記在短短時間內已經在北市口和南街口都出了名,武家人又天天來南街買菜,因此朱大等人都是認識梅娘的。
“原來是梅姑娘啊,今兒您得閑”朱大向梅娘打了個招呼,說道,“讓梅姑娘見笑了,不是我朱大故意欺負孩子,只是這小子也忒不懂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