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把李韜問住了,他張了張口,卻又閉上嘴巴,仔細回憶起來。
宗大人叫他過去,問他有沒有聽說梁坤跟梅娘退親的事,他以為機會終于來了,索性就竹筒倒豆子把什么都說了。
原以為宗大人會大發雷霆,可是他聽過之后,卻只是點點頭說知道了。
現在梅娘也是一臉無奈,難道是他做錯了
“梅姑娘,宗大人好像不相信我的話,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梅娘只得說道“那日我去宗府,尋了機會把這件事說了,那時候我就覺得,宗大人對我的說辭有所懷疑”
這也在她預料之中,如果宗大人是那種相信一面之詞的人,恐怕也坐不到學官這個位置。
她的本意是讓宗大人自己去調查,反正北市口這邊都聽說過她被梁坤退親的事,只要宗大人肯派人來問,打聽一下梁家的所作所為,就知道梅娘所言非虛。
可是宗大人卻更加謹慎,反而把李韜也叫過去詢問了。
如果李韜謹言慎行,或許宗大人不會把他怎么樣,只會以為一切都是巧合。
可是李韜偏偏把知道的情況都告訴宗大人了,那宗大人會怎么認為李韜呢
他一個住在東城的禮部主事之子,為什么會對南城同窗和一個燒餅店女兒的私事了如指掌
不管是說了梁坤壞話,還是幫助梅娘送荷花酥,在宗大人眼里,都會認為李韜是有所目的的。
此刻梅娘有些后悔,如果當時她叮囑一下李韜就好了。
但是李韜是個藏不住事的,她之前也是希望李韜少知道一些,這樣在宗大人面前才會裝得更像。
不管怎么說,這次都是她連累了李韜,以后有機會再把這個人情還上吧。
聽完梅娘的解釋,李韜反倒松了口氣。
“我還以為破壞了你的計劃呢,不過是讓宗大人覺得我打聽同窗私事,頂多算是私德有虧罷了,什么大不了的事”李韜不以為然地擺擺手,“再說了,我的先生我了解,最是正義不過的人,等他知道了內情,說不準還覺得我心地正直,可堪大用呢”
梅娘被他說得忍不住笑了,說道“總之這事是我考慮不周,多謝李公子了,日后李公子若是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梅娘一定竭盡全力。”
“我能有什么事求你”李韜笑著說道,“要不然,你做一桌好吃的,單獨謝我”
梅娘認真地考慮了一下,說道“一桌不夠,至少也要三桌。”
兩人說說笑笑,李韜一邊跟梅娘閑聊,一邊有意無意地瞟了一眼甘祿源的方向。
果然那小子坐在不遠處,一雙眼睛直直地盯著他們,顯然強壓著怒火。
李韜哪里會怕他,想著他只怕是要等自己走了,再過來跟梅娘搭話,索性又跟梅娘聊起天來。
直到何掌柜他們吃完飯,拉著甘祿源走了,李韜才找了個借口告辭。
回去的路上,李韜的心情很好。
梅娘為他考慮得這么周到,她對他真好
他可不能辜負了梅娘對他的一片良苦用心啊
梁鵬和梁坤在鄧家鐵匠鋪里等了半天,才看見鄧老爺子拄著拐棍,慢吞吞地走了進來。
見他進來,保長看看一屋的人,說道“人都到齊了,那就聽聽梁鵬要說什么吧。”
幾個保甲和里老人互相看了看,彼此交換了一下或是厭煩或是不屑的眼神。
這梁家真是能折騰,竟然還跑到保長這兒告狀來了
屋子里都是長輩,即使是梁坤也沒有坐著的地方,只能站在梁鵬身旁。
鄧家幾個鐵匠手里忙活著,偶爾偏過頭惡狠狠地盯著梁坤父子一眼,手里的鐵錘砸得越發用力,叮叮咣咣的聲音惹得人心煩意亂。
梁鵬見保長發了話,便站起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