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娘只得接過來,借著喝水的機會用力把眼淚壓回去。
她放下水碗,一臉不好意思地說道“都怪我吃急了,讓你們笑話了。”
別人還沒說話,鐵柱已經搶先說道“這有啥笑話的呢我第一次吃這餛飩的時候,比你燙得還厲害呢,沒辦法,誰讓梅姑娘做的餛飩太好吃了”
桃娘深有同感,連連點頭。
見桃娘沒事,大家就放下心,繼續吃早飯。
吃過飯,娟娘等人去廚房干活,桃娘也趕緊跟去幫忙。
沒多久,武大娘帶著她招來的四個姑娘來了。
因為家就住在北市口,她們并沒有像桃娘那樣背著筐抱著包袱,一個個穿著新做的衣裳,看起來干凈又利索。
她們跟著武大娘進了梅源記的大門,就規規矩矩地走到梅娘面前行禮。
梅娘依次看過去,只見她們都在十三四歲或者十五六歲的年紀,有認識的,有面熟的,也有不認識的。
武大娘指著這幾個姑娘,挨個給梅娘介紹。
年紀最小的叫王翠紅,十三歲,是王嬸的小女兒,王嬸雖然跟武大娘要好,卻并舍不得讓小女兒來做學徒,是王翠紅自己聽說梅源記要招女學徒,就在家里軟磨硬泡,還天天跑去武大娘那里苦苦哀求,武大娘想著這姑娘是自己親眼看著長大的,雖然年紀小點兒,卻是個懂事又勤快的,就做主收下了她。
個子最高挑的姑娘叫周帽兒,是周醫婆的娘家侄孫女,十五歲,她受家里的熏陶,略懂得些草藥方面的知識,對醫書里記載的藥膳很感興趣,苦于對廚藝并不精通,因此聽說梅娘要收徒,就趕緊來報名了。
年紀最大的叫杜秀,十六歲,家里已經定下了親事,還沒出嫁,聽說梅源記招學徒,硬是把親事推遲了一年,也要來梅源記學廚藝。
最后一個叫錢招娣,十四歲,是個看起來很樸實的姑娘。
四個女孩子依次上來要給梅娘行禮,梅娘連忙說不用,又挨個問了她們平日里在家做什么,是否識字,為什么要來學廚藝之類的話。
她們也各自帶了東西過來,算是拜師禮,周帽送的是自己手抄的藥膳醫書,杜秀送的是自己繡的一條梅花腰帶,王翠紅是自己打的一套春夏秋冬的四條絡子。
只有錢招娣什么都沒有,見別人送了禮物,又是著急又是羞愧,忙說自己明天補上。
梅娘倒不在意這些,所謂拜師禮不過就是個心意罷了,錢招娣是四個人當中穿得最破爛的,連桃娘的衣裳都不如,她當然不可能跟錢招娣伸手要禮物。
她安慰了錢招娣幾句,便跟她們說讓她們每天早飯后過來,晚飯后再回去,先在梅源記做一個月,算是試用期。
幾個姑娘不懂什么是試用期,猜測這意思大概是梅娘還要考察她們,一個個都面露不安,生怕自己達不到梅娘的要求。
她們進來的時候可都看見了,梅源記有上下兩層,后面還有廚房和一個大院子,這么大的店是梅娘一個人開起來的
梅娘也不過才十六歲,比她們大不了多少,可人家就憑著一手出神入化的廚藝,開了這么大的酒樓,在北市口都是遠近聞名的。
肯出來做學徒的姑娘哪有沒上進心的,看過梅源記,又聽了梅娘的話,個個心里都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表現,向梅娘學習
梅娘見她們一個個眼神清澈,說話條理清楚,對自己也很尊敬,對這幾個女孩子還算滿意。
她跟武大娘的想法是一樣的,寧可不招那么多學徒,也不會招那些心術不正,別有用心的人,那不是給自己添堵嘛。
說完話,梅娘就把五個姑娘都交給了云兒,讓云兒先帶她們熟悉梅源記的環境,再帶著她們去每人做兩套衣裳,包括圍裙套袖布帽這些,還要去鐵匠鋪打五套一模一樣的炒勺鐵鍋等廚具。
幾個姑娘如周家王家都是中等人家,來做學徒本就不是為了工錢,聽說梅娘還要白送她們衣服廚具,個個都不好意思,連連推辭。
云兒笑道“我二姐說了,既然要收徒就要好好帶你們,這些本就是應該的,姐姐們就別客氣了。”
眾人對梅娘都有些畏懼,見云兒年紀小,說話十分和氣,便大著膽子問這問那。
云兒一邊解釋著,一邊帶著她們樓上樓下走了一遍,再領著她們去外面買東西。
她們見云兒不過十歲上下的模樣,說話辦事卻十分周到,便不敢有輕視之心,一切都聽她的安排。
等她們出了門,武大娘才悄悄對梅娘說道“那個錢招娣是南街那邊錢家的閨女,她是老大,底下還有四個妹妹,這些年她娘生不出兒子,在錢家的日子很是難過,其實錢家也不是窮苦人家,就是苛待幾個孫女罷了,這丫頭是個極能干的孩子,聽說你要招徒弟就背著她娘來求我,我看她是個有志氣的,就做主收了她。回頭你看著她些,要是不滿意的話,只管不要她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