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倒把鐵甲給問得不會了,他抓耳撓腮了一番,小心地說道“他們報假案,不該把他們抓起來嗎”
主子一向是個眼里不揉沙子的性子,怎么對史家的事卻如此含糊,問都不問幾句,便輕輕揭過
金戈在一旁做深思熟慮狀,只是半天都沒想出來主意,只好說道“三爺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你跟著瞎出什么主意”
鐵甲有些不滿,小聲說道“史家折騰咱們好幾個月,就這么饒了他們,我覺得不解氣嘛”
顧南簫沒有回答他,只是看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半晌才悠悠說道“只進來一條小魚,何必急著收網呢”
金戈鐵甲都聽不懂,看顧南簫的臉色卻不敢再問,只得老老實實地跟在他身后。
什么魚,什么網
難道史家只是一條小魚
那大魚又是誰
梅娘看著眼前一溜五個服飾整齊的女孩子,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要不怎么說還是要規范化管理,穿上工服,女孩子們的精氣神都不一樣了。
錢招娣手里捧著一個小木盆,低著頭走上前來。
“梅姑娘,我我沒什么能拿得出手的,這是我在家里和的面團,我給您做一碗面吧”
知道自己這份拜師禮實在是太過寒酸,錢招娣羞得耳朵都紅透了。
梅娘打開上面的蓋子,見里面是個甜瓜那么大的面團,雖然不大,卻是用雪白的細面揉制而成。
她抬頭看向錢招娣,問道“你哪來的細面”
錢招娣本來做好準備要迎接梅娘嫌棄的眼神,沒想到她問出這句話來,不由得一怔。
“是我娘跟人換的。”
她想起娘親整夜未眠,在昏暗的油燈下一針一線地做活,天一亮就趕緊去跟人換了這四兩細面,不由得眼眶一紅。
時間實在是來不及了,她本該在家里做完面條送來的。
梅娘沒有再追問,溫聲說道“好,正好讓我看看你的手藝。”
錢招娣越發緊張起來,小心翼翼地捧著木盆,跟著梅娘和其他人去了后院。
梅娘在決定收學徒的時候,就請瓦匠來在后院廚房外沿墻根處搭了一溜整齊劃一的小爐灶,上面搭了油布棚子,算是學徒們練手的地方。
這地方雖然簡陋,卻緊挨著廚房,又在后院半露天的位置,不用擔心煙熏火燎的。
而且她們每個人都可以單獨使用一個爐灶,這樣就方便多了。
梅娘領著大家到棚子下一個兩米多長的案板前站下,說道“招娣,你過來。”
錢招娣鼓起勇氣,走到梅娘面前。
梅娘對她說道“你就在這里做吧。”
眾目睽睽之下,錢招娣十分緊張,伸出去的手都在微微發抖。
梅娘輕聲說道“不要緊的,就像你平日里在家那樣做就可以了。”
錢招娣緊張地說不出話,只有點點頭。
她定了定神,雙手放在面團上,用力地按揉起來。
她在家里要做很多活,做飯也是會的,只見她揉完面,就拿過搟面杖搟了起來,接著又切成細長的面條。
起鍋,燒水,下入面條,很快一碗白水煮面就做好了。
她忐忑不安地把面條端給梅娘,生怕梅娘會責備她。
梅娘接過面,說道“你做得不錯,這份禮物我收下了。”
聽到梅娘溫和的聲音,錢招娣的眼淚差點兒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