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們看到的是南華樓對婦孺兒童的格外關照,外面的男人們看得就不一樣了。
沒進大門就看到上頭掛著紅花的牌匾,明晃晃地寫著南華樓三個金漆大字,落款是顧南簫。
顧南簫是什么人靖國公的幼子,當今顧太后的娘家侄孫,南城兵馬司指揮使
能讓他親筆題匾的人,會是什么來頭
再說,這南華樓店名第一個字,就是顧南簫的名諱
這情形落在這些文人政客眼中,就不免多了幾分思量。
偏偏梅娘又是一副云淡風輕的模樣,面對各種打探一律避而不答,只是笑瞇瞇地多謝他們惠顧。
打探不到梅娘的虛實,他們心里更沒底了。
好在南華樓的飯菜樣樣美味,足以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吃飽喝足后,在柜臺結賬的時候,就有人注意到了新店特惠的那張告示。
上面寫的是,南淮樓新店開張,預充值一百兩銀可得尊客身份,限一百名,享受不
用排隊,單獨安排雅間的待遇,以及詩詞會,賞花會,游園會,各種活動的專人通知,專屬門票等特權。
眾人看得眼花繚亂,卻都抓住了一個關鍵信息。
那就是,南華樓不僅是個酒樓,更是一個可以舉辦各種活動的場所。
內城管理嚴格,開個店連店面大小,做什么生意都有各種規定,他們想要放松放松,就只能去城外找地方,可是走得遠了,又要擔心不能及時趕回來,總是玩得不夠盡興。
南華樓地理位置優越,菜肴酒水一應俱全,待去后院瞧瞧,竟然還有個小小的花園
雖然地方不大,可是在南城已經是極其難得的了。
一百兩銀子雖然有點多,可是換來這么多特權卻是難得,更何況這一百兩銀子也不是交給南華樓的,以后他們來南華樓消費,都可以從中扣除,相當于那些特權活動都是免費贈送的。
就在大家心癢難耐的時候,幾個女眷和孩子們從后院走了出來,個個都是一臉的意猶未盡。
后面的事情就簡單了,在女人們強烈的要求和孩子們的吵鬧哀求之下,幾位大人和老爺紛紛掏出了銀票。
再聽說這種尊貴客戶只有一百名,越發引起了搶購熱潮,一些還沒吃完飯的人不得不暫時離開眼前的美味佳肴,趕到柜臺來交錢。
是只吃一頓好吃的,還是吃許多頓好吃的,他們還是分得清孰輕孰重的。
最后只有寥寥幾個食客還抱著觀望的心態,在看到顧南簫進店的時候,也瞬間下定了決心,趕緊去交錢了。
這日顧南簫像往常一樣去衙門辦公,到了午飯的時候騎馬出行,不知不覺就到了南華樓的門口。
金戈早就告訴他這日是南華樓開張的日子,還拿了梅娘的請帖給他。
當時他只說公務繁忙,叫金戈替他推掉,可是這會兒還是信馬由韁地到了這里。
南華樓地方大位置好,足以容納兩三百個食客,此時此刻卻人滿為患,連街對面的胡同里都停滿了馬車和轎子。
見顧南簫的視線落在南華樓的招牌上,金戈上前幾步,小心地問道“三爺,要不咱們也進去看看”
本以為顧南簫會拒絕,沒想到他略一停頓,竟然下了馬。
鐵甲連忙上前接過韁繩,金戈則跟著顧南簫一同進了南華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