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他就叫人把這方子送回建州去,好讓家里人早些喝上這牛肉湯
轉眼到了臘月二十二這一天,雖然之前就貼出了春節歇業的通知,可這天南華樓依然人滿為患,誰都想趁著年前南華樓營業的最后一天,再吃上一頓南華樓的菜。
經過梅娘精心的教導和每日緊張地做菜,如今南華樓里的女學徒們都快速成長了起來,每個人都有幾樣拿手菜,做出來的形狀味道跟梅娘做的相差無幾,梅娘也比剛開業的時候輕松了許多。
這日下午她想著晚些給女學徒和伙計們發多少分紅,歇業前還要有一場年前的聚餐,都該做些什么菜,正琢磨著,忽然聽伙計說有人來找她。
馬上就要過年,這幾日來送年禮的人家越發多了起來,梅娘只當又是什么權貴人家的管家或者管事媽媽,沒想到進來的人卻是金戈。
看到金戈,梅娘下意識地往他身后瞟了一眼。
“金戈,你怎么來
了快坐下喝口熱茶。”梅娘說著,提起茶壺給他倒水。
金戈沒有錯過梅娘那一瞬間的眼神,立刻笑著向她行禮。
“不敢勞動姑娘,小人是來送年禮的,這是禮單。”金戈把禮單放在桌上,說道,“三爺本是要親自過來的,可是年底事情太多,直到今日都抽不出身來,所以叫小人過來一趟,還請梅姑娘見諒。”
聽說顧南簫忙得來不了,梅娘眼神一黯,心里說不清是什么滋味。
片刻之后,她便笑著說道“顧大人可是咱們南城的父母官,哪能不忙呢顧大人他都還好吧”
金戈察言觀色,揣度著答道“衙門里的事都好說,沒什么讓三爺為難的。多虧了梅姑娘送的那些吃食,三爺這些日子才撐得下來,要不然哪”
想起往年顧南簫一忙起來忘了吃飯,常餓得胃痛,甚至要找郎中的事,金戈既慶幸又遺憾。
慶幸的是幸虧今年有梅娘,自打吃了梅娘做的飯菜,顧南簫再也沒有犯過胃疼。
遺憾的是,為什么他們沒有早些認識梅姑娘,那樣顧南簫會少受多少罪呀
金戈不好跟梅娘說顧南簫從前的事,可看他唏噓的表情,梅娘哪里猜不到。
她想了想,說道“之前你帶去的吃食都吃得差不多了吧,今日你來得正好,把我給顧大人準備的年禮一并帶回去吧。”
她這幾日正愁怎么給顧南簫送年禮,直接送去衙門吧,勢必要被盤剝幾層,落到顧南簫手里還不知道能剩下多少。
送去靖國公府就更不可能了,她一個小小的廚娘,哪里夠得上靖國公府的門庭,不被連人帶東西一并扔出來才怪。
金戈轉了轉眼珠,笑道“那就更方便了,小人前幾天還跟衙門的門子和府里的管家都打過招呼,說要是南華樓梅姑娘送東西來,都要給三爺留著呢,沒了梅姑娘的東西,三爺可是連飯都吃不下的饒是如此,小人還怕有人饞嘴偷吃,天天都要想著,今兒小人自個兒把東西帶回去,就不用擔心被人惦記了”
梅娘沒想到金戈提前跟衙門和國公府都打過了招呼,既有些后悔自己多心了,又感激金戈想得周全。
于是一會兒她收拾吃食和禮物的時候,特意給金戈也留了一包吃食。
“不過是些牛肉干和沙琪瑪罷了,金戈,這些你留著當零嘴吧。”
金戈喜不自勝,接過來連連道謝。
“多謝梅姑娘,小人這次過年可有口福了”他嘻嘻一笑,說道,“南華樓的沙琪瑪這回可出了名了,那史家是自討苦吃,姑娘這回干得漂亮,小人聽了都替姑娘高興”
南華樓不過三四日就把醉仙樓徹底打趴下,這事兒在南城都流傳開來,金戈自然也聽說了。
梅娘微笑說道“不過是湊巧罷了。”
金戈又說了幾句恭維的話,帶著一大堆吃食禮物走了。
金戈走后,梅娘打開了禮單。
上面寫著一長串的禮物名字,梅娘快速瀏覽著,她的
視線掠過最上面的金銀綢緞,玉器瓷器,字畫擺設等物,看到后面的各種食物才放慢了速度。
野雞野鴨各二十翼,兩腔黃羊,一頭野豬,兔肉鹿肉狍子肉之類的,看得梅娘不禁失笑。
這些食材不知是顧南簫還是金戈準備的,倒是深得她心。
想必是知道她開著酒樓,尋常食材必定不缺,就專門送了這些外頭買不到的野味過來。
這樣倒好,她家連年貨都不用備了,過年做這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