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讓邵蘭去外頭苫布底下取幾根大蔥來,剝去外面帶著冰碴的蔥皮,露出里面嫩生生的蔥白。
拿出一個小碗,碗中放料酒、鹽、醬油、糖,加少許水,混合均勻。
蔥白切成寸許長的蔥段,放入加了少許油的鍋中,小火焙出焦香味。
鍋中下入海參和調好的料汁,翻炒幾下,稍微燉一下,收了湯汁就可以出鍋了。
看到做好的蔥燒海參,邵蘭顧不上害羞,湊過去仔細看了起來。
只見海參上裹滿了淡褐色的芡汁,一只只晶瑩發亮,散發著濃醇的蔥香味。
梅娘拿了碗筷給她,說道“你嘗嘗看,味道如何”
邵蘭雖然
急著吃,卻也沒忘其他人,讓梅娘和武大娘等人都來吃。
武大娘卻說海參滋補,小孩子吃不得,武興只能眼睜睜看著,饞得直咽口水。
梅娘知道武大娘說的是實話,便不讓武興武月和小石頭吃,還許諾一會兒給他們再做其他好吃的,才哄住了三個孩子。
見武大娘和梅娘都動了筷子,邵蘭才趕緊夾起海參塞進嘴里。
入口的海參柔滑無比,蔥香味恰到好處地壓住了海參那淡淡的腥味,那味道簡直令人拍案叫絕。
邵蘭連吃了兩個,才意猶未盡地放下了筷子。
武大娘說這東西太滋補,怕吃多了對身體不好,讓她們都只吃一兩個就夠了。
余下的海參,梅娘沒有硬塞給邵蘭讓她帶回去,左右她還有曹大錘呢,以后可不缺這些海貨。
送邵蘭出去的時候,梅娘還讓她留意,若是曹大錘販的海貨果然好,不妨拿去南華樓看看。
邵蘭頓時驚喜萬分,如果曹大錘能搭上南華樓,給南華樓供海貨,那可是一筆大生意
她情知梅娘是看在她的面子上才說這話的,對梅娘感激得無以復加。
她對梅娘謝了又謝,這才回了家。
有師父幫她,她跟曹大錘的事就更有把握了。
邵蘭這么想著,連帶著心情都跟著雀躍了幾分。
回家過年去,過了春節,又是新的一年了
臘月二十八這日,顧南簫終于回到了靖國公府。
才踏進大門,便有幾個管家小廝匆匆迎上來。
“三爺,您可算是回來了”
“小人問三爺的安,老爺和夫人都盼著三爺回來呢,夫人都著人來問了好幾次了”
“三爺辛苦了快來人去二門傳一聲兒,就說三爺回來了,屋子收拾好了沒有茶水可預備下了”
一連串的各種問候聲音里,顧南簫抬起頭,卻看到院里的回廊已經掛滿了一排排的紅燈籠,看起來十分喜慶。
見他望著燈籠,一個管家忙笑道“這燈是世子爺吩咐的,說左右年三十也要點,不如早點上兩天燈,叫三爺您回來瞧著也高興些。”
顧南簫點點頭,回頭看向鐵甲,鐵甲會意,連忙把手里的食盒遞給一個小廝。
“這是三爺在外頭得的新鮮吃食,你拿去廚房,算是新添的菜。”
管家小廝少不得又恭維幾句顧南簫有孝心,在外還惦記著家人,又說宴席已經備下了,只等顧南簫入席。
顧南簫淡淡地應了一聲,徑直回了自己的院子。
他一向很忙,一年之中回府居住的日子屈指可數,可這處院子一直為他留著,無論什么時候都打掃得干干凈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