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會兒才清醒過來。
她揉了揉眼睛,想起今天是大年初一,不由得高興起來。
不管在古代還是現代,過年總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
可以穿新衣服,小孩子能收到壓歲錢,還可以吃很多好吃的,怎么能不開心呢
武大娘一早就起來了,見梅娘睡眼惺忪地出來,便伸出沾著面的手指向一旁的案板。
“起來啦,一會兒把餡和了吧,旁的我都準備好了,就等你和餡呢。”
昨天大家吃過餃子,一致認為梅娘做的餃子最好吃,連武大娘都甘拜下風。
餃子最關鍵的就是調餡,餡料要是調得不好吃,味道就要大打折扣。
梅娘想了想,說道“娘,昨兒都吃過餃子了,要不咱們今兒做鍋貼吧。”
雖然吃餃子是過年的習俗,可是連著吃兩頓也夠膩的。
換個鍋貼吃吃,看著外觀跟餃子差不多,也是蹭蹭過年的喜氣。
武大娘聽了也說好,還道“說起來,你都好久沒做鍋貼了呢。”
想起上次做鍋貼一家人吃得滿嘴流油,母女倆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梅娘說干就干,洗過臉就過來準備做餡。
她看到案板上放著幾塊肉,其中一塊還是牛肉,便問道“娘,這牛肉你預備做什么的”
武大娘說道“這不是過年嘛,就想著多做些菜,拿了幾塊肉出來化開,你想做什么就隨便用。”
“那咱們就做個牛肉鍋貼,新年一年都牛氣沖天”
武大娘聽了說這彩頭好,兩人說笑著開始干活。
牛肉洗凈,剁成肉泥,加入料酒攪拌去腥。
蔥姜切碎備用,把花椒泡在熱水中泡一炷香的功夫,做成花椒水。
牛肉餡中放蔥姜碎,加鹽、糖、醬油和香油等調料,打進蛋清。
倒入花椒水充分拌勻,再倒清水,邊倒邊攪拌,直至肉餡粘稠上勁兒。
把攪拌好的肉餡放到門外雪地里稍微冰一下,這樣的肉餡更好包。
武大娘把醒好的面團拿出來,搓成長條切劑子,搟成餃子皮大小。
她一邊搟皮,梅娘一邊包。
鍋貼比餃子更好包,餡料放在面皮中央,兩頭往中間捏一下就行了。
平底鍋中倒油,放入鍋貼,蓋上蓋子煎。
等到鍋貼底部煎硬,鍋貼皮呈半透明狀的時候,在鍋中加入小半碗水,再次蓋上鍋蓋,用水蒸汽將鍋貼上部蒸熟。
等水干之后,在鍋中淋入少許油,將底煎脆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