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叫上元節,這日晚間,京城處處掛燈,街道上亮如白晝,遠遠望去宛如一片燈海。
有這樣的美景,自然就不乏出來看燈的人群,南華樓從過了晌午就開始不停地來客人,都是想吃飽肚子去街上賞燈的。
想看葉流金的燕京小廚娘嗎請記住的域名
客人來得太多,梅娘都跟著忙碌起來,一盤盤精美的菜肴流水般從廚房傳遞出來,送去大堂和雅間等處。
直到夜色降臨,人們紛紛走上街頭看燈,南華樓的客人才逐漸少了起來。
梅娘剛歇下來,就有伙計來找,說是外頭有人給她送東西。
“那東西,還是梅姑娘親自去看看才好。”伙計如是說道。
這倒讓梅娘好奇起來,大過節的,誰會給她送禮物呢,還要她親自出去看
她隨手拿了一件披風披上,走出了南華樓。
才邁出大門,她就愣住了。
燈市如晝,游光點點,顧南簫一襲墨藍色銀紋錦袍,從如夢似幻的光海之中向她走來。
他走到她面前,將手中的燈籠遞給她,微微垂眸看向她。
“方才在那邊瞧見這個燈籠,想著你或許會喜歡,就過來送與你。”
梅娘略帶慌忙地移開視線,這才發現自己心跳如鼓。
“這是什么燈籠”她一開口,才發現自己的聲音不知為何有些緊張。
顧南簫卻像是沒發覺似的,將燈籠稍稍提起來,指給她看。
“燈籠倒也罷了,只是上頭的畫著實描得精巧,你瞧。”
梅娘這才看向他手中的燈籠,發現這是一盞八寶宮燈,燈籠乃是用紫檀木制成,上頭雕刻著精致繁復的花紋,底下掛著淡紅色的穗子,最惹人注目的是燈籠八面的畫竟然分別是八道精致的菜肴,用鮮艷的顏色描繪出每一道菜的細節,一盤盤菜肴躍然紙上,顯得惟妙惟肖,煞是好看。
梅娘看到這燈籠,頓時眼睛一亮。
“這個好,正適合掛在我們酒樓門口,應情又應景”
見梅娘一臉歡喜地接過燈籠,果然叫伙計直接掛在門口,自己則站在燈籠底下左看右看,顧南簫眼中的笑意越發深了。
他走到梅娘身旁,與她一同抬頭看著掛在門口的燈籠。
梅娘越看越喜歡,盈盈笑道“顧大人,多謝你。”
顧南簫微微一笑,問道“你要怎么謝我”
梅娘微怔,回過神來便說道“大人想吃什么”
話還沒說完,就被顧南簫打斷。
“今夜我不是什么大人,你也不必做菜,你要是認真想謝我,不如陪我去看燈吧。”
梅娘聽了這話,不由得臉頰微熱。
她不是小姑娘,自然知道男子邀女子上元節一同觀燈是什么意思。
旁的不說,方才在廚房里,那些女學徒一邊做菜一邊說著外頭的熱鬧,難免會打趣上幾句,說什么某人跟哪個男子去看燈了,定是對他有意。
現在自己跟顧南簫出去,會不會也被人說自己對顧南簫有意
見她沉默不語,顧南簫微微嘆了口氣。
“你若是覺得為難就算了,只是我對南城不熟,想請你幫忙帶帶路,看看哪里的花燈好看”
“你對南城不熟”梅娘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下意識地反問道。
他可是南城兵馬司的指揮使,他要是對南城不熟,還有誰能對南城熟悉
就聽顧南簫略帶蕭索的聲音響了起來“我雖然在南城待了幾年,卻一直忙于公務,從未有機會出去逛逛,若論起哪里的小吃好吃,哪里的花燈好看,我是一概不知。明日衙門要開印了,若是錯過了今晚,只怕就要等明年了。”
一番話說得梅娘不由得心軟下來,說道“那好吧。”
她心里告訴自己,她只是報答顧南簫當初的相救之恩,并沒有其他任何想法。
做了一番心理建設,梅娘便跟著顧南簫往前走去。
“那邊是石橋胡同,聽說鐘老爺宅上辦了游園會,里面有很多各式各樣的燈籠,都很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