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娘本就是因為心疼梅娘,才要把宅子寫到梅娘名下,這會兒聽了金祥感人肺腑的發言,哪里還受得住,抱著搟面杖哭得跟淚人似的。
金祥本想逃過一頓打,沒想到勁兒使猛了,反倒惹得武大娘哭個不停,他哪里見過鏗鏘女將武大娘這副模樣,哄了半天沒哄好,只得請了梅娘前來勸說。
誰知武大娘見了梅娘,越發哭得不行,只是懷里的搟面杖換做了梅娘本人。
她先是哭自己年輕守寡命苦,又哭著說自己沒養好孩子,娟娘遠嫁也就罷了,好歹不缺吃喝,可是梅娘卻被人退了親事,都怪她沒本事,都怪她識人不清,都是她害了梅娘。
如今梅娘有了出息,她心里愧對梅娘,想著把梅娘分給他們的銀子拿去買宅子,沒想到梅娘卻寫了武鵬的名字,這叫她更加于心不安,覺得對不住梅娘。
武大娘哭起來就沒個頭,陳芝麻爛谷子的事都翻出來說,越發收不住話頭。
金祥急得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萬分懊悔自己說什么不好,非要打什么感情牌。
倒是梅娘很能理解武大娘的想法,武大娘就算再強悍,也只是個女人,這么多年什么都自己一個人扛著,哪有不崩潰的時候,如今家里過得越來越好,她這積壓多年的擔心和害怕才終于敢釋放出來。
大娘心里苦,只是大娘以前不說。
梅娘由著她抱著,輕聲細語地安慰著武大娘,等武大娘哭夠了,才起身去給她打水洗臉。
武大娘哭過一場,覺得心里舒坦了不少,不過她也不可能就此放過金祥,少不得又罵了他幾句。
收了她的銀子,卻不聽她的話,武大娘能不氣嗎
直到聽到武大娘熟悉的罵人聲音,金祥才覺得這顆心放回了肚子里。
算了算了,下次還是讓武大娘打他一頓好了,鐵娘子落淚真不是一般人扛得住的。
武大娘罵他一頓解了氣,又拿了十來個燒餅,叫他拿回去吃,算是安慰。
送走了金祥,來買燒餅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見梅娘在家,來的人就更多了。
好在武興正好放學回來,一進屋就丟下書袋,跑過來幫忙干活。
梅娘看到武興,立刻想起一件事來。
“娘,武興上學了沒有呢”
去了去了,過完十五就去書院了。”提起這件事,武大娘頓時滿臉愁容,“你說興兒這孩子可怎么辦,何掌柜帶我們去拜先生,先生問他會什么,他說他會吃,問他喜歡什么,他說他喜歡吃,先生又問什么三百千的,他是一個字也不會你說說,武月在家里教小石頭念書,我跟著都會背上幾句呢,興兒還學不會,他是不是長了個豬腦子就他這樣的去念書,只怕也是賠錢的貨色”
武興想是被武大娘天天罵,已經習慣了,聞言毫不在意,反而笑嘻嘻地說道“那我就不去了唄,不念書又不是沒飯吃,學堂里的餅可沒有娘您做得好吃。”
武大娘被他氣得無話可說,用手指點了他半天,才對梅娘說道“你說說他,除了吃,他還知道什么何慶回來跟我說,先生教興兒念三字經,念了幾天都背不下來,讓何慶幫他,何慶教他背竇燕山,有義方,他背成什么豆腐山,有一方,還問何慶豆腐山是什么菜一方豆腐能吃得完嗎我都要被這個孽障氣死了”
不管武大娘怎么罵,武興都是嘻嘻一笑,抽空兒還拿了個梅干菜燒餅啃上了。
梅娘見他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似乎巴不得她們叫他不用去上學了,也是有些頭痛。
她拿塊帕子擦了擦手,走到武興面前。
“興兒,咱們家不是非要你讀書讀出個什么樣子來,可是識字肯定要比不識字有好處,二姐相信你不是那種腦子不開竅的孩子,你為什么不肯學呢”
武興一臉地滿不在乎,說道“學讀書有什么意思哪有吃好吃的香”
“可是你學會讀書識字,哪怕以后考不上秀才,也能有門路賺錢,有了錢才能買到好吃的啊”梅娘盡量用淺顯粗俗的道理去勸說武興。
誰知
武興卻說道“梁坤讀了那么多年書,也考中秀才了,他掙到錢了嗎他吃到好吃的了嗎”
梅娘和武大娘頓時齊齊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