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走之前,梅娘對大家說道“廚藝一事,有的人靠天賦,有的人靠努力,能憑借天賦出頭的人畢竟寥寥無幾,大部分成功的人,都是努力和堅持的結果。”
“有一個詞叫熟能生巧,哪怕你沒什么天賦,只要有一道拿得出手的菜,日復一日地做下去,總會有一天會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得到梅娘的鼓勵,那些沒有通過考核,依然是學徒身份的女孩子,也紛紛重燃希望。
梅源記和南華樓已經是京城數一數二的酒樓了,如果她們在這里都學不到手藝,那么離開就更找不到去處了。
梅娘說得沒錯,只要她們肯努力,肯堅持,總有一天會有出頭之日。
有了新來的廚娘,邵蘭和穆燕終于可以騰出手來,專心開始投入創辦女學堂這件事來。
因為早就有了這樣的心思,兩人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又有金戈在外頭幫忙,辦女學堂的計劃開展得很順利。
辦女學堂的地方很快就確定了,衙門里各種手續也都辦理得十分順遂,又因梅娘要招徒弟的風聲早就傳了出去,而且百姓們聽說這次招收的人數很多,還要教識字算賬女紅等技能,報名的人蜂擁而至,邵蘭和穆燕忙得腳不沾地。
唯一一件讓她們為難的事,卻是招教書的女先生的事。
本來梅娘對女先生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識字就行,左右她只需要女學徒們能讀會寫,不至于當睜眼瞎,什么詩詞歌賦,四書五經,這些學徒根本就不需要。
偏偏顧南簫提前把這件事兜攬過去,說什么梅娘要辦女學堂,女先生可不能大意,一定要找個德才兼備的先生才行,要不然教壞了學徒,還是梅娘吃苦頭。
梅娘想著顧南簫出身世家,對這些文人的事肯定比她有經驗,便把這事兒交給他了。
顧南簫得此重托,自然不肯辜負梅娘的期望,上來就把目標定得很高,向京城那些有名的女大家放出了消息。
偏偏這些才女大家都有些傲骨,再聽說顧南簫叫她們去教的不過是些市井小民家的女孩子,便多有托詞,都不愿意來。
畢竟對于她們來說,給多少束脩并不重要,重要的可是自己的名聲。
于是這件本來并不難的事,就被這么陰差陽錯地拖了下來。
梅娘倒是不急,反正女學堂那里還有收拾整理,年中能正式開課就算不錯了,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想來總能找到女先生的。
學堂的女先生還沒找到,她自己就先成了別人的女先生。
程丹娘等人跟家中商量了這些時日,終于得到了家中的同意和支持,讓她們跟著梅娘學廚藝。
畢竟如今梅娘在京城已經聲名鵲起,不管這些千金小姐能學到多少,回頭只要說是師從梅娘,定會讓旁人另眼相看。
而且梅娘還答應可以上門教她們,這些閨閣少女不用出家門就能學廚藝,她們家里人也放心不少。
于是程府很快就送來了正式的拜師帖和各種禮物,定下讓梅娘每五天去程府一次,教眾位小姐廚藝。
今日是梅娘第一次去程府的日子,一大早上,她就坐上了程府派來的馬車,往東城而去。
之前梅娘便想過,教這些千金小姐們廚藝,就不能像教女學徒那樣以實用為主了,不管是這些小姐如今在家中,還是日后嫁了人,能親自下廚的機會都是少之又少,所以她的教導重心應該放在教她們做一些精致的吃食,能讓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又好看又好吃的菜肴。
她到了程府,程丹娘的丫鬟便出來迎接,引著她去了一處雅致的院落。
這院子已經被提前布置好了,從爐灶到鍋盤全是簇新的家什,各種食材一應俱全,又有幾個粗使婆子和丫鬟伺候,顯然程府對梅娘的教學十分看重。
畢竟,這事可是跟他們家這些小姐的終身大事有關。
程丹娘等人見了梅娘,連忙迎上前,個個都恭敬地稱她為師父。
梅娘一一微笑回禮,客氣了幾句便帶她們進了廚房。
在程丹娘等人殷切的注視下,梅娘走過各種食材,最后拿起了一顆白菜。
“今天第一次教你們做菜,我們先來做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