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昌懶得跟她解釋,只說讓她放心,武梅娘這個人,很快就會從京城銷聲匿跡了。
謝華香雖然不放心,卻不敢再去追問謝明昌。
她看著天邊的明月,不知不覺,又是月中了。
下次看到祁鎮,她可要想想法子了。
謝明昌說得對,只要她能被納入東宮,一切塵埃落定,那武梅娘就算知曉些什么,也掀不起大風浪。
這種提心吊膽又委屈求全的日子,她是
一天也不想過了。
不知不覺到了月底,春日的氣息越發濃郁,先是邵蘭和曹大海終于定了親事,緊接著程丹娘等幾個貴女家中也給梅娘送來厚禮,原來隨著梅娘入宮之后名聲越來越響,又有長輩刻意安排她們在合適的場合做了幾道拿手菜露臉,程丹娘等人的親事竟然都順利地定了下來,這讓程丹娘等人對梅娘越發信服,跟著梅娘學做菜的時候也更加用心。
更讓梅娘意想不到的是,聽說程丹娘即將嫁入高門,竟有更多的權貴人家來請梅娘前去教授廚藝,梅娘卻之不恭,只好在東城賃下一個清靜的小院,每隔幾天便去那里教授一眾貴女廚藝。
而京城中也掀起了一場女子學廚藝的熱潮,那些不夠資格拜梅娘為師的,便退而求其次,尋人脈走關系去巴結周帽杜秀等人,就連才十歲的云兒也被人找上門,只求能跟她學個一招半式,好歹也算是拜在梅姑娘門下了。
南華樓聲名益盛,慕名而來的人越來越多,如鍋包肉、剁椒魚頭這樣的招牌菜每日都是供不應求,就連昂貴的海鮮也是不到晚上就會全部售罄。
饒是如此,梅娘依然沒有擴大進貨規模的想法,原因無他,后廚就這么多人,太多的菜實在做不過來。
尤其是如百鳥爭鳴,肉蟹煲這樣的菜肴,每天更是限量銷售,經常提前幾天就會被預訂一空。
這日午間來了幾個衣飾華貴的客人,四九本以為他們是提前訂了雅間的,便把他們往樓上請,誰知打頭的人卻說他們訂的是樓下大堂中間位置的桌子,還拿出預定的牌子,說是今日訂的菜是百鳥爭鳴和肉蟹煲等幾道菜。
這兩道菜價值不菲,能吃得起的客人通常都會提前訂雅間,四九覺得有些奇怪,不過這既然是客人的要求,他也只能咽下滿腹疑惑,請他們在樓下落座。
百鳥爭鳴這道菜每天只能做五盤,都是提前預定的,這會兒客人到了,廚房里便即刻下鍋,很快這些客人點的菜就端上了桌。
這會兒正是午飯時間,來南華樓吃飯的人越來越多,看到這一桌熱氣騰騰,噴香撲鼻的菜肴,很多人都投來好奇或垂涎的目光。
就在這時,一個頭戴方巾的客人站起身,高聲吟誦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因著南華樓的詩會極為出名,京城已有數人因此走紅,所以來南華樓顯擺才華的人著實不少,可是當眾念這種三歲小兒都會背的詩的人,實在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所以此人一喊出聲,食客們就紛紛看了過來。
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這人越發抬高下巴,一副悲天憫人的表情。
“做這首憫農的人,便是唐朝宰相李紳,誰知幼年便能做出這等好詩的人,長大后官拜宰相,卻要極盡奢靡,只吃雞舌這道菜,每日便要用掉三百只雞”
“我從前只在書中看到過這種菜,沒想到竟然有人當真做了出來”
見他指著桌上那盤百鳥爭鳴,同行的幾人也都跟著連連附和。
“一只雞只用
雞舌,這道菜實在是太過浪費”
“當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做出這樣的菜,明擺著是要助長這種奢靡浪費的風氣,這可是萬萬不該的呀”
幾人都是口齒伶俐之人,又似乎是有備而來,你一言我一語,引經據典,竟把百鳥爭鳴這道菜貶得一無是處。
被他們這么一提醒,那些只聽說過百鳥爭鳴這道菜的人,也不由得覺得他們說的話很有道理。
“雞肉已經很好吃了,偏偏還要只吃雞舌頭,的確是太浪費了。”
“心思都用在這上頭,可不算什么正經事。”
“雖說食不厭細,膾不厭精,可這未免也太過了。”
頭戴方巾那人見大家都附和自己的話,越發來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