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謐的黃昏,一道淡淡的金光驟然從天而降,接著,周圍漸漸明亮起來,無數如畫軸一般方正的屏幕,在古代歷朝皇宮天穹徐徐展開。
秦始皇三十五年,飛檐翹壁的章臺宮,一位身穿玄色金邊龍袍、通身氣度威儀赫赫的男子,正在伏案批閱奏章。
中車府令趙高帶人躡手躡腳搬來竹簡,堆在一旁如小山的奏章上,揮退下人后,他看了一眼殿中的青銅漏壺,捧起一個高足玉杯上前,柔聲道,“陛下,請您喝口水吧”
驟然被人打斷思路,秦始皇微微蹙了蹙眉,正要教他下去,忽然想起一事,抬起頭來,“扶蘇可還在殿外”
趙高小心翼翼聽了幾瞬皇帝的氣息,比方才平穩了不少,怒氣該消了吧
他垂首道,“回陛下,長公子還在殿外跪著。”
秦始皇接過玉杯,淺淺啜了兩口,眼神幽微。
去歲,他設宴犒勞群臣,推杯換盞間,本是君臣盡歡之時,誰料齊人淳于越進諫,反對郡縣制,重提周王室分封之法。
“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無輔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今青臣等又面諛以重陛下過,非忠臣也。”1
以淳于越為代表的儒生認為,分封制始于黃帝,是周朝文王,武王,周公三圣之制法,是世間任何人不可更改的法理制度。
殷商姬周大封王室子弟,王室尊貴代代而傳,四散為枝葉拱衛王都,這才是天子正途
而你嬴政,在全國設三十六郡,廢諸侯,行郡縣,實乃大逆不道之舉,你不效仿古人瞎搞一通,看來秦朝也是不能長久的
當時,他聽完淡淡一笑,并未氣惱,只讓廷尉李斯著辦此事。
行分封制,有血脈親緣,便不會有田常六卿之禍么那周王室式微之下,為何會有春秋五霸巍然崛起,為何會有趙國七雄逐鹿中原,為何會有五百年戰亂不休
先人古法,若樣樣都要遵守,何來如今四海歸一,天下昌平
后來,李斯斥淳于越之言為“愚儒之論”,道如今天下之儒生,不師今而學古,凈學一通古人糟粕之論來折騰今人,這股風氣必須禁止。
李斯認為,如今天下初定,各家思想混亂紛雜,六國貴族蠢蠢欲動,妄想蠱惑民心。
當此之時,李斯直言,“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2
他同意了,頒發焚書令。
秦國之強,始于商君變法,商君對儒家詩、書亦深惡痛絕,諷為六虱。
昔日,商君破釜沉舟,燔詩、書而明法令,今日,他愿為大秦未來擔負罵名。3
雖曰焚毀繳沒禁書,實則他特意下令,并未焚毀醫書與農牧之民生所需書籍。4
前些時日,方士盧生侯生之流敗露撞騙詭計后,偷逃出宮,他并未追究。
沒想到,他們竟與儒生私下來往,四處給黔首散播譏諷新朝之妖言,妄圖破壞大秦來之不易的天下一統
是可忍孰不可忍他立刻命人抓捕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5
每個人都要為肆意妄為付出該有的代價,不是么
秦始皇又端起茶水遞到嘴邊,神色有幾分恍惚。
他最器重的長子扶蘇竟跪地為那些人求情,打著不讓他被天下人非議的旗號,讓他饒恕他們
扶蘇跟他說,如今天下剛剛平定,各地的黔首人心還未歸附,天下儒生諸生都在誦法孔子儒術,如果大秦以重法處置這幾百名方士,擔心天下人非議。6
天下人非議
他若怕天下人非議,這天下,如今就只有秦王,沒有一掃六合的始皇帝
天下人從未站到他一覽眾山的高度,如何能懂他渴盼四海歸一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