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笑對妻子道,“與君王后宮女子在眾目睽睽之下,眉目傳情約定謀反,后世之人編得太過離譜”
下一秒,他僵住了,怎么聽起來有點熟
在這個版本的謠言里,那位太原公子原本過著錦衣玉食的幸福人生,直到十六歲那年,他隨父親去洛陽皇宮面圣,被皇后蕭菀菀的絕世美貌迷得神魂顛倒,命人偷偷給蕭皇后送去傳情信件
劉徹眼中閃現出八卦的光芒,“哦,不是嬪妃不知哪個小子竟膽大妄為到敢勾搭皇后有趣,有趣”
貞觀君臣端著酒杯你看我,我看你,一臉迷惑。
太原公子,洛陽皇宮,姓蕭的皇后總感覺哪里不對勁
隋煬帝楊堅對妻子道,“這小子太不懂禮數了,不知是哪家養出來的紈绔”
一來二去,蕭皇后對李世民也是情根深種,還告訴他,自己當年是被楊廣搶進宮中的誰也想不到,后來創建貞觀盛世的一代明君李世民,當年起兵反隋的緣由,只不過是為了把心愛的女子搶到自己身邊
隋文帝眼皮一跳,“李淵家的小子起兵反隋這到底是謠言還是真的”
長孫無忌眼皮一抖,陛下明明與阿妹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哪來的蕭菀菀
房玄齡嘴角一抽,莫非這謠言所編排的,是隋煬帝那位比陛下年長三十多歲的蕭皇后大可不必
蕭瑀臉色鐵青,沒猜錯的話,這編排的是我阿姐她和楊廣感情很好,不是被搶去當皇后的,更不可能跟當今天子有私情
而且,我阿姐不叫蕭菀菀芬芳之詞從他腦中源源不斷涌出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淡定,穩住觀音婢絕不會相信這種無稽之談
大業六年,隋煬帝為東征高句麗命山東河北等地百姓飼養戰馬,征調大量民夫運送糧食前往遼東前線,繁重的徭役占用了農民的春耕時令,大量農田被荒置,糧食售價急速飆升,一斗米竟要數百錢。
期間,黃河泛濫成災,大量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民不聊生
大業七年,山東王薄在長白山打出反對煬帝的旗號,還編有一首在黎民間廣為傳唱的歌謠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既然為暴君上戰場是死,餓死也是死,不如大家起來拖他一起死
一時,無數百姓唱著這首歌謠沖進長白山加入他的隊伍,天下各地紛紛響應,起義反抗煬帝。
煬帝不顧民怨滔天閉目塞聽,義無反顧征兵兩百多萬,耗時兩年發動高句麗之戰,得到了什么
隋文帝櫛風沐雨統一的中原大地再次狼煙遍布,耗光其父嘔心瀝血為他積攢的富足國庫和糧倉,百姓再次流離失所,世家大族與朝廷離心離德
大業九年,楚國公楊玄感起兵造反,浦山公李密也反了,身為唐國公的阿耶也被煬帝列入懷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