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幽微盯著趙高,大逆不道之事趙高,朕很好奇,胡亥是如何當上皇帝的
趙高知曉陛下待人一向寬厚,悄悄伸手透過衣袍往自己大腿掐了一把,用力擠出幾滴眼淚來,情真意切道,“陛下,那是另一時空之事,臣臣也是頭一回聽聞啊想來,此人是與胡亥公子同名同姓之人也說不定”
李斯方才只顧著維護自家陛下的崽,倒忽略了胡亥二字前面的秦二世,此時他聽完趙高之言,定睛一看,也是大驚失色
胡亥公子在那個時空怎么當上大秦皇帝了陛下不是立了扶蘇公子為太子嗎怪哉
秦始皇面無表情道,“同名同姓,連國家之名都叫大秦這樣的巧合,朕倒從未見過”
他伸手利落發出一條彈幕,
秦始皇贏政胡亥,你是如何當上皇帝的
秦二世胡亥父王,是您說每日要改一百二十斤奏章,秦王這位置坐起來實在太累了,特意逼著孩兒禪位,讓孩兒幫忙分擔的
秦始皇贏政朕會偷懶怕累還逼著讓你分擔扶蘇呢
秦二世胡亥父王,您不知道,扶蘇兄長愛上求而不得的女子,心灰意冷下看破紅塵,扔下大秦的重擔云游四方去了,所以父王才逼著讓我接下重擔的
秦太子扶蘇胡亥,對不起,辛苦你了那個時空的我竟然這般自私不懂事
明ta祖朱元璋呸我老朱往日只見過臉皮比城墻厚的,還是第一回見到臉皮比塔樓還厚的
唐太宗李世民政哥,他在騙你。
秦二世胡亥父王,孩兒還有三百斤奏章沒批唉,好辛苦,先不聊了
歷朝君臣紛紛打出666,往自己臉上貼金你真行
秦始皇壓下滿腹狐疑讓趙高起來,抬頭迎上扶蘇愧疚的目光,見他嗚咽道,“請父王原諒那個時空孩兒的不孝不悌身為長子,上不能為父王分擔國事,下不能盡到兄長的職責,讓扶蘇年紀輕輕就要每日批閱三百斤奏章的重擔父王放心,孩兒知錯了”
秦始皇揉了揉眉心,三百斤他一聽就是鬼話一個兩個的,都讓朕不省心朕的兒子為何無一人像劉徹和李世民
好的,我們現在來盤點最后一位千古一帝
這時,還沒被點到名的帝王紛紛摩拳擦掌,滿懷欣喜地緊張期待起來,下一個千古一帝會不會是我捏這可是最后一個名額呀
唐玄宗李隆基面帶微笑,自豪地想著朕自即位以來勵精圖進,知人善任,大興改革弊制,抑制豪強兼并土地,大開商市貿易,不但延續了太宗皇帝的貞觀之治,還開創開元盛世之揮煌,一路開疆拓土,國庫民眾俱富足,萬國趨洛陽朝拜,這個干古一帝,非朕莫屬
宋太宗趙光義微微翹起嘴角,滿臉驕傲朕一登基就率大軍御駕親征討伐契丹,高梁河一戰雖身中兩箭,仍然身殘志堅坐驢車一路狂奔回到京城,成功沒被契丹人抓去俘虜,成功維護了中原天子的威嚴朕既有秦始皇一統河山
的志向,又有漢武帝攻打匈奴百折不撓的勇氣,更有唐太宗拒絕泰山封禪的謙虛,這個干古一帝除了我,還有誰人配得上
宋徽宗趙佶放下畫筆,矜持地笑了笑四個名額,秦皇漢武以武功著稱于世,唐宗早期雖以武功起家,終是以文治名揚天下,接下來,該選一位才華橫溢的帝王了吧朕不但繪畫一流,還獨創瘦金體,比唐太宗模仿王羲之的飛白體好看多了朕還開創了汝窯天青色的頂級審美這個千古一帝的名額,誰配與我相爭
眾位帝王都在暗暗浮想聯翩之時,只有朱元璋穩如泰山,想都沒敢想這名額能落到自己頭上。
老朱暗道,始皇帝雖是秦國落魄王子,但人家好歹也是個王子;劉徹那小子運氣極好,剛一出生他爹就當上皇帝;李世民雖然沒有出生于皇家,但人家的爹是世襲的國公爺
總而言之,他們都是貴公子想來仙人評選功績也是要看門第出生的,世間帝王這般多,我一個爹娘餓死沒地埋的窮苦孤兒,肯定選不上這千古一帝,我老朱就看看熱鬧羨慕羨慕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