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兵們把他的行為解讀為自家皇帝多么關心大伙啊,每天都特意跑來看望我們于是,大家的干勁更足了在這種幾十年間再次出現的恢弘士氣的鼓舞下,一名叫張瑰的宋軍小軍頭在城頭上拉開床子弩,扣動扳機,箭矢直直朝前射去2
隨著城下一聲慘叫傳來,他知道自己又為國收割了一個敵軍的人頭,卻不知道他這一箭,當場射死的并不是一個小兵,而是敵軍一個不得了的大人物遼軍統帥蕭撻凜3
趙匡胤虎軀一震,好真是天佑我大宋
漢武帝劉徹嘖嘖嘖,這運氣,給我的衛青多好不過話說回來,趙恒到底是怎么上這個榜單的莫非你也像李隆基那龜孫子一樣,老了發羊癲瘋,親手毀了這勝利的果實
明成祖朱棣瞎,雖勝尤敗雖勝尤恥唉,糟心
畫面一轉,來到遼軍人心惶惶的場景之中,蕭太后在降將王繼忠的建議下,當機立斷,“我軍主帥陣亡,宋軍還有10萬援軍正在趕來,不可戀戰你寫封信去議和
李世民看到這里,若有所思,“看來遼軍此時并不知,王超那10萬人不會來。想來宋軍也不知曉,此時被殺的是遼軍統帥若是你上場,此仗怎么打
李靖胸有成竹上前,“陛下,臣絕不接受議和事出反常必有妖其一,如同那位寇準所言,遼軍看似來勢洶洶,卻只深入腹地未攻一城半池,可見是在利用宋軍的恐遼心理豪賭;
“其二,眼下宋軍士氣空前大振,應當一鼓作氣打出個勝負來兵家之事,勇往直前的士氣歷來是比鐵蹄還堅韌的武器;
“其三,遼軍若果真勇猛無敵,它靠實力打就完了,何須中途提出休戰議和可見其必有無法堅持的緣故,甚至,這正是一舉俘獲遼王和太后的好時機
李世民點點頭,心中卻嘆息不已,想來宋軍并未這般操作,不然,趙恒豈能上這個榜單
接著,讓大家大跌眼鏡的畫面出現了遼國求和的使臣一到,趙恒就不顧寇準的再三反對,堅持要簽訂和約
畫面中的寇準堂堂一個男子漢,急得都快哭了,官家此時萬萬不可議和啊遼軍南下侵略我大宋河山,雖然虛張聲勢,但想必也做好周全籌劃,此
時卻貿然突然提出要議和,這說明,契丹人內部
必然出了大亂子不是糧草不濟就是后院起火,正是我宋軍一鼓作氣徹底擊敗他們的好時機啊
趙恒不悅道,夠了到底你是天子還是朕是天子別一天天喊打喊殺的你也不想想,這是天大的好機會吶只要遼人再不來欺辱我中原,大宋就能一心發展經濟富國強民朕意已決,休得再提
寇準頓時淚如雨下,官家,此趟若能趁機追擊賊寇,大挫遼軍銳氣,俘虜那契丹皇帝和太后,借此要回兩座城池,來日盡數收復燕云十六州也是指日可待
趙恒不耐煩起身,好了好了太宗即位之初屢屢戰敗,勞財傷民,后來專心發展經濟,大宋才變得這般富庶的燕云十六州要來有何用勿再提起
趙匡胤看到這里,氣得額頭上青筋直跳個不停,燕云十六州有何用有何用何用他重重一拳擊打在案桌上,蠢貨孬貨
此時,屢破遼軍的大將楊延昭也上書,表明將士們愿為國死戰的決心他告訴趙恒,此次遼軍人困馬乏,人心不穩,而宋軍士氣高漲破賊之心空氣旺盛,應該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時機,圍敵全殲后,再揮師北上收復易州和幽州之地
試想,既然高梁河一戰打破了遼宋平衡,讓遼軍在試探中愈發肆無忌憚,那么,如果宋軍這次能一口氣扭轉戰局,大挫遼軍元氣,是不是至少以后也很有可能,讓兩國重回不戰不和的微妙平衡狀態呢
可惜的是,北宋一朝并不缺忠兵良將,缺的是一個不畏戰的皇帝趙恒以大無私的助人為樂精神,在局勢有利己方的前提下,迫不及待跟遼國簽訂了北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澶淵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