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作為比史料更可靠的考古證據,20世紀出土的阿羅憾墓志銘,已經把這事說得一清二楚了,總之,在李隆基為發泄私憤,推倒耗費各國大量金錢修建的功德天樞后,在玄宗一朝,與唐朝建交的國家只剩70多個4
既然說到這里了,我們再說說李隆基吧,關于他的功績,我們前面說過,他很幸運,接手了三代明君篳路藍縷搭建好的基業,也接手了女皇祖母留下的賢明人才,上一個這么幸運的人是劉徹,再上一個這么幸運的人是嬴政,可惜,他是善始而不能善終的李隆基,他是一手把大唐推向輝煌頂峰、又迅速把大唐墜入永恒黑暗的李隆基
說起他的安史之亂,我們不得不提一提分封制,那個千百年前就被秦始皇否決的分封制,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分散中央集權的矛盾產物,周王室用它,導致數百年戰亂不休
;劉邦用它是沒辦法,而且他得了幾代好兒孫,補上了這個鍋;司馬家族用它,最后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誰會想到,李隆基會在大唐最鼎盛的時代,推行披著以藩鎮節度使為名的分封制呢
是的,那些所謂的封疆大吏,根本不是受制于朝廷的封疆大吏,他們有獨立的地方錢糧把控權、兵士招募權、地方官員任免權,有錢有人有兵,不是封地土皇帝是什么這個劇本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眼熟是的,劉邦給兒子們分封的諸王,就有這么大的權力呢,下一個這么任性為后代挖坑的人,還是朱元璋
說起來,李隆基這是把各地節度使都當親兒子對待了,安祿山手握三鎮兵權,他竟能毫不生疑,真是感天動地的無私父愛啊,可大唐,就被他昏庸的父愛害慘了
饒是李世民前面雖然親自去教訓過敗家子李隆基,此刻也忍不住氣得胸膛起伏不定,兒孫不才,何其悲哀
朕為你打下大唐的天下,是想讓你帶著大唐萬民走向遠離戰火、豐衣足食的未來,而不是讓你帶他們走回隋文帝之前、那個暗無天日的地獄
身為君主,你能不能開疆拓土、能不能改革吏治、能不能超越前人,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你要守住基業,要把握權力的平衡,而不是玩權力的游戲,你要用人不疑,親近賢臣,而不是讓賢臣如轉眼落花、佞臣如萬年鐵打,你是君主,你要讓國家數十年如一日地運轉,天下千千萬萬子民的命運操縱在你的手中啊,豈能當成兒戲
李隆基,哪怕武氏在位都能任賢用能,人家就算改朝換代,也敢委以忠誠我李氏的大臣重任,你敢么你連那些賢能的宰相都一個個打發走了,留下巧言令色之人于身旁。
若安祿山活在她的時代,還能手握數地大權嗎恐怕早就被她殺了吧。
論識人用人,論魄力胸襟,你不如她多矣若武氏是我李唐女兒,就算這一世承乾依然要長歪,哪怕朕把江山傳給她又何妨唉,承乾,你要爭氣啊
各朝讀書人都在暗暗嘆息著,世間又有哪個雄主,能忍受自己血染征袍、宵衣旰食創下的基業,被后世子孫就這樣糟蹋一空呢,唉,這樣看來,李隆基竟還不如他祖母一介女流強
說到這里,大家還認為,這個世界該由男子壟斷一切資源嗎還認為女子執政不如男子嗎還覺得女子該養在閨閣后宅虛度光陰
嗎為什么不給女子一個機會,讓她們在男子可以從事的領域,貢獻自己的力量呢說句題外話吧,我所在的后世也有很多國家,其中不少國家都有類似女皇一樣的領導人,其中,有一位特別優秀的女首相,更是多年以一己之力維持了分裂的歐洲各國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