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璋對這種騙小孩子的招數一眼看穿,但還是算起來。
畢竟,這個家看起來只能靠他了。
如果還是35文一斤的收購價,一共是6685文。
沒有計算器,顧璋也算了好一會兒。
算完后,他抬頭道“應該有六貫多。”
顧大根腳底踉蹌一下,差點摔倒“什么”
秋娘“娘覺得只有五貫左右,小石頭要不要再算算”
顧大根大氣都不敢喘,他知道柴胡價格比糧食都貴,也知道自古藥大都比糧食貴,更知道家里一共摘了191斤。
但是只知道35文一斤,一百九十斤,腦子里沒概念,根本算不出具體多少,只知道肯定很多。
這會兒聽到娘倆的對話,才驚覺這是多么恐怖的數字。
不管是五貫、還是六貫,往年一年都攢不下這么多
顧璋重算了一遍,他確定自己沒算錯,便道“我覺得是6貫、娘覺得是5貫,不如娘和我打個賭”
秋娘伸手點了點顧璋的額頭“還會和娘打賭呢”
秋娘心中高興,也不知是不是村長照拂,自從落水后,虎頭就愿意帶著他家小石頭玩。
天天和村里的一群小皮猴一起玩鬧,小石頭眼見著就活潑不少。
而且每日蹦蹦跳跳地,身子骨也沒原來那么虛了。
秋娘覺得這樣很好,也不想兒子又變得悶悶的一個人玩,于是配合道“小石頭想和娘賭什么”
顧璋道“若是我說得對,娘便把多出的銀錢都給我。”
秋娘還是有自信的,她雖然算不清楚,但是擺弄了許久的小木棍,大體應該沒錯“那若是小石頭輸了呢”
顧璋還真沒想過輸這個選項“都聽娘的”
秋娘笑道“若是小石頭輸了,我便拜托趙夫子,每日出十道算學題,小石頭每日完成課業后,再多做十道算學。”
“好”顧璋伸出小手,和秋娘來了個擊掌“一言為定”
秋娘面露笑容,心中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若是小石頭以后能在縣城里當個賬房先生,便再好不過了。
這是一位普通農家婦人,能想到的最好的差事,能為孩子高攀到的最好未來。
顯然,顧大根也這么想,夫婦兩人對視一眼,都露出“忽悠到兒子”的滿意笑容。
顧璋抬頭,就看到他們眼神的交流,他笑著嘆了口氣。
看不起小孩,是會吃虧的啊
顧璋好奇問道“那地里的糧食收成了,怎么算呢”
不管地里的產量多差,總不可能比191斤都少吧
不會算盤和較大數的乘法,那收成的時候糧食怎么算稅怎么算
顧大根理所當然道“當然是找村長了。”
顧璋為村長伯伯掬了一把汗,以小見大,村長可真是個辛苦差事。
入了縣城。
一家人熟門熟路地找到了醫館后門。
這次依舊是薛郎中的兒子,看到他們背簍里的柴胡,笑容都真摯了幾分。
先驗品質、再稱斤兩。
看到薛小郎中又嗅、又摸、又掰開看的,顧大根和秋娘緊張得心都要從嗓子眼蹦出來了。
生怕哪里不對,就不收了。
他們力氣和時間浪費了沒關系,但是期待落空的感覺可太難受了。
“沒上次處理得精細,不過也還成,量也大,如果全都賣給我們薛家醫館的話,還是35文一斤。”薛小郎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