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文錢的大開銷,若是往日,肯定舍不得,但今日顯然不同,甚至可以悠哉地坐車回村。
顧老爺子和王氏,早早就等著。
看到他們回來,連忙著急地湊上來,顧老爺子率先問道“怎么樣醫館收嗎”
王氏則細心些,看到空了一個背簍,問道“怎么還有一個鼓鼓的,沒全賣出去”
顧璋道“都賣出去了。”
顧老爺子和王氏聞言,臉上頓時掛滿高興的笑容。
顧璋牽著爺奶的手,帶他們往屋里走,坐在長桌前。
顧大根把背簍往桌上一放。
顧璋便積極地往外搬東西,先是最上面的肉包、芝麻鍋盔、糖這些零嘴。
王氏看到這些,便笑得合不攏嘴,連聲道“好、好,好。”
她平日里就愛給孫兒買零嘴,這會兒看到這些吃食,就歡喜不已,覺得這么些好東西,肯定能把孫子喂得白白胖胖的。
當初兒子不就是這么被喂出來的嗎
老兩口對此都深信不疑。
顧璋拿這些小東西的時候,顧大根將布、糧食也都搬出來。
看到滿滿一桌東西,老兩口既高興又急切“那些柴胡賣了多少銀錢”
兩雙眼睛期盼地看向秋娘,平日里渾濁的眼珠此刻看起來像是在發光。
秋娘將懷里的五兩銀子拿出來,放到長桌上。
“這么多”
“那些草根竟然能賣五貫錢”
老兩口呼吸都急促起來,看那架勢,如果不是確實沒了,他們恨不得去把山都薅禿。
顧璋坐在長條的板凳上,小腿在空中晃了晃。
這哪里夠
三十斤細糧,最多吃一個月就沒了。
這些布料,他的只夠做一套衣服,夏天穿肯定舒服,但連換洗的都沒有,更別說其它的還是棉麻布了。
秋娘將錢收了起來,大家的目光便集中在布上。
王氏省了一輩子,看著這么多布,心疼問道“這些布花了不少錢吧”
顧璋道“爺奶和爹娘的不貴,我的確實花了不少錢。”
王氏笑道“你小胳膊小腿的,做一身衣服能用多少布凈胡扯。”
顧璋踮起腳,把他的那塊布拿出來“奶你看,這是絹,摸著可舒服了。我本來想都買這種的,不過娘不讓。”
準確地說,如果都買絹的話,他手里的錢就不夠了,還要找娘拿,秋娘哪里肯
顧璋選的這種顏色好、質量也好的棉麻布,一匹才180文,一套衣服用不了一匹布,況且家里只有顧大根身量大,用得稍微多些。
顧老爺子、兩個女人都身量小,總共兩匹多幾尺就足夠了。
而絹就貴了,顧璋小小一人的價錢,就抵得過三個人的棉麻布了。
王氏難得沒順著孫子說話“你娘做得對,那么多活要干,棉麻布最好了。”
顧大根和顧老爺子,也都齊齊點頭,表示贊同。
秋娘道“柴胡就這一陣能收,不是一年四季都能采的長久營生,錢還是要省著點花。”
王氏雙手在胸前合十“能得這營生,咱家就知足了。”
這話深得一家人的贊同。
顧璋小小嘆了一口氣,沒想到花錢也能成難事。
他得想想營生了,柴胡春秋采收,再想靠這個賺錢,要到秋天才行。
這有些太遠了,他還想吃魚吃肉呢。
在找到新的合適的理由前,也不能再隨隨便便找一種草藥回來炮制了。
一次能是巧合,兩次、三次、總不能都是巧合吧旁人又不是傻子。
這次,要是能掙個大的就好了。
顧璋托腮,皺著小眉頭認真思考,很快就想到顧大根白日里的話。
等小麥收了,顧大根愿意在這個時候出血、花錢,那肯定有不少
邊關還有戰事,糧食肯定價格也高,他若是再去使把勁兒的話
顧璋眼睛慢慢亮起來。
“想什么呢,娘給你量量身量,看有沒有長個子。”秋娘雙手拿著細線扯開,打算給兒子量尺寸。
顧璋跳下長凳躲開“先給爹做,爹的衣服早該換了,我的不急,最后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