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先梅眼里閃過欣賞,他好久沒見這么機靈的小孩了。
“不能因為嫌棄它還能當玩具,就想便宜買回家,又能提水又能玩,應該加錢才對。”顧璋一本正經地點點頭,“這樣娘才會給我更多銀錢做花用。”
燕先梅聞言,頓時朗朗笑起來“哈哈哈,說得有理”
還是個孩子,惦記著手里幾文錢的花用,估計想著買零嘴吃吧
燕先梅也不拐彎抹角,從袖口里掏出一張銀票“這是通匯錢莊一百兩的銀票。”
秋娘呼吸都略微急促。
顧大根差點把手里的杯子捏破。
正要一口答應下來。
顧璋插了一句“若賣給你,我們自己還能造、還能用嗎”
燕先梅點頭“當然可以,我買下這個圖紙,就是為了讓更多人能用得上,宣朝地大物博,你們怕是不知道,有多少地方的百姓,飽受汲水之苦。”
原來不是倒買倒賣掙錢的商人。
顧璋原本想談談價的心思也歇了。
任由秋娘和顧大根歡天喜地的應下了一百兩的價格。
顧璋還特地打開兌換界面看了看,里面有不少農具,他不知道這個時代有沒有這些,但是永河村是沒有的。
源源不斷拿出來不現實,以后缺錢了倒是有個來快錢的法子。
從顧家離開后。
燕先梅看著圖紙,眼中滿是復雜,感慨萬千“當年要是有這個,景門郡的百姓也不至于受三年饑荒之苦。”
“您已經做了很多了,如果不是您開倉放糧,又四處奔走,當年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國字臉隨從認真道。
燕先梅搖搖頭,將圖紙遞給他“等我修書一封,姜武你便把圖紙送往京城。”
姜武接過圖紙問道“需要找個靠譜的木匠打一個嗎”
燕先梅撫了撫白胡須,腦海中浮現顧璋的亮晶晶的雙眸,笑道“做個小的玩具模型,一同獻上。”
因為龍骨車的緣故,顧家在村里的地位和風評,變得有些不一樣。
顧璋背著書袋,從村學堂往家里走,半路被塞了一個果子。
“來,小石頭,吃個刺梨,嬸子剛剛從山里摘的。”
顧璋笑著雙手抱住“謝謝李嬸。”
刺梨是酸甜口的,是這個季節難得的美味。
這些日子,小蘿卜頭們玩游戲都少了,想盡心思漫山遍野找這玩意吃。
“李嬸,我聽說二驢哥去年找了個幫忙搬樹的活,還給你買了件衣裳,就是您身上穿的這件吧”
嬸子頓時笑開了花“那可不,我家二驢能干又孝順,我跟你說”
有些人講起了八卦,就沒個停的時候,顯然李嬸也是這樣。
顧璋捧著刺梨,小口小口吃著,聽著耳邊叭叭不停地八卦和消息。
順著走了好長一段路,李嬸因為要干活,這才和顧璋分道揚鑣。
顧璋垂眸沉思。
最近他用類似的方法,找村里人打聽情況,基本已經肯定了之前的猜測。
“小石頭,小小年紀皺著眉頭想什么呢”秋娘端著一大盆衣服,大步流星從后面走過來。
“沒想什么,娘洗衣服怎么這么高興”顧璋轉移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