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公文看似只是一張紙,但卻關系著成千上萬百姓的生計。
姜武嚴肅的國字臉表情不變,低頭從貓口奪紙,稍稍整理了一下,雙手遞給燕先梅“您看。”
白貓自然不干“喵喵喵”
姜武趕緊控制住它,不讓這貓傷到燕老分毫。
燕老本只是隨意掃一眼,但僅僅一眼,就被清晰明了的折線圖吸引,隨即和藹的面容也嚴肅起來。
“喵喵喵”白貓氣得貓尾巴打人。
“好”燕老看到后面的內容,忍不住稱好
姜武跟了燕老這么多年,走遍了宣朝不知多少地方,做了多少有利百姓、造福后代的事,還從未見他如此為一篇文章叫好“這上面寫了什么您不是向來不愛看這些文縐縐的東西嗎”
燕老撫了撫胡須,嘖嘖稱奇“此文鞭辟入里,我雖不能確定此人所言定然為真,但文中描述情況,與我們去過的各處都非常吻合。”
“寫此文者,洞察力著實不凡,還有諸多見識,想必是位游歷天下的智者。”
姜武不樂意,他心中燕老才是真的智者能人,不知為天下百姓做了多少實事“真有這么厲害”
燕老已經將這張紙上的內容來回看了三遍,越看越覺得有道理,和自己所見所聞皆吻合,一針見血、字字精辟。
越看越心癢難耐,恨不得立馬將其引為知己
他將文章遞給姜武“你看看,咱們走過那么多地方,如今遇到寧都府罕見少雨,你有往伐木之事上想過嗎”
他道“你去查查,這是誰寫的。”
姜武看完也沉默了,確實和那些文縐縐的文章不同,他也覺得頗有道理,應道“是,屬下這就去查。”
永河村,顧家。
長條木桌上坐了一圈人,粗陶盤子里,擺放著色澤油亮紅潤、外皮微酥的烤鴨,旁邊的油紙上,攤開擺放著整齊的桂花糕、芝麻軟糕。
再加上燉的香氣撲鼻的雞,濃郁的肉香、夾雜著一絲絲微甜的細膩香氣,惹得人直咽口水。
更不用說,每個人面前的碗里,都是盛得堆起來,像是小山包一樣的米飯。
顧老爺子和顧大根面前,還有一小瓶酒。
“吃今兒是咱們家大喜的日子,都多吃點。”王氏看著滿桌的肉菜、白米,別開臉擦眼角的淚水。
她當初嫁過來的時候,誰都說她后半輩子要吃苦了,她自己也是這么想的,沒想到臨了了,竟會還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
吃肉、吃細糧吃到飽啊
顧老爺子也淺喝了一口酒,總是耷拉著的眼皮都抬起來,顯然整個人格外有精神“吃,小石頭你多吃點,補補腦子,秋娘你也多吃點,咱這個家沒你可不行。大根啊,你也吃,咱爺倆攢足了勁兒,過兩天還要去收麥子呢”
顧大根笑得咧開嘴“我看咱家麥子今年收成也不錯,是個好年”
秋娘也高興,一百兩啊,足夠普通農家安安穩穩過一輩子了,只要他們安分種田,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怕了
在大家興奮發表感想時,顧璋悶頭吃著碗里被投喂的食物。
一輪聊完,他都吃得小嘴油亮、一臉滿足了。
他拿起一塊桂花糕,聞著糕點的香氣,美滋滋道“我們蓋房子吧就蓋縣城里那種,青磚大瓦房”
吃的正香、喝得正美、沉浸在幸福未來中的顧家四個大人
顧璋也不等他們說話,小嘴繼續叭叭的說“我們可以修得大一點,住著寬敞不說,院子里還能種些果樹,咱們再挖一口井”
顧璋從前是沒有家這個概念的。
基地里的房子,只是個落腳睡覺的地方。
但是現在,他覺得有個家的感覺很不錯,不會被喪尸包圍、不用擔心貢獻點不夠老了后被別人分去。
這里就是他的根,有全心全意為他著想的親人,無論以后他多有錢、走多遠,在外邊玩累了,都能回來。
“等咱們再攢點錢,多買些地”顧璋烏眸閃亮,像是嵌著滿天星辰。
全家也都陷入他勾勒的美夢中。
他們再努力個十幾年,不論是多買幾塊地、還是小石頭讀書有了出息,再加上一間氣派的青磚大瓦房,他們顧家,就真的是永河村,甚至十里八鄉數一數二的人家了
那就真的不一樣了
即使銀錢已經在家里藏好,秋娘也下意識捂住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