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璋也換上書生袍,梳了頭,被打扮得像個穩重的小書生。
他作為這次開祠堂的主角,站在前排的位置。
顧氏族人一個不落的聚集在祠堂,從祠堂內,一直站到了祠堂外十米遠的地方。
每個人都換上了最體面的衣裳,家里的小娃娃都梳洗的干干凈凈,不是平日里小泥猴的模樣。
看向祠堂中間的那塊牌匾,表情激動,腰桿挺直,這是他們顧氏一族得到的御賜匾額
每個人都與有榮焉。
祠堂里早就擺設好了香案,所有人齊齊焚香明燭,迎請祖先。
完成了前面的流程之后。
顧方正面色紅潤,捧著祭文,壓抑著激動唱道“明盛二年,小旱,顧氏子孫顧璋造龍骨車汲水”
祭文里清清楚楚的寫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足足念了一刻鐘
但凡顧姓之人,都昂首挺胸,沒有半點不耐之色,反而眉梢都帶著喜悅和笑意。
念完祭文告知祖先后,顧方正取來族譜,用簡短的語言將這番天大的成就記在顧氏族譜中。
開祠堂結束后,顧家在村里就不一樣了。
最初還會說些酸話,有的長輩會覺得顧家為了個病秧子耗盡家財,苦口婆心的勸他們放棄,再生一個就好了。
大多數人都覺得這樣實在是傻。
夏收前后,都熱情的來幫忙蓋房,那會兒也多是感激。
現在則是多了許多敬重。
連窩囊了大半輩子的顧老爺子,在村里走路都好像帶上風。
王氏也有了新的愛好,端上針線和她舍不得丟的顧璋小時候一兩樣東西,跑到村口大樹下,一邊做針線,一邊“憶往昔”。
“看這個口水兜,這上面還有小石頭的口水印,一晃這么些年都過去了。”
“看,這個是小石頭送我的樹枝,”這是一節光滑的小臂長的樹枝,前段有漂亮均勻的彎曲,后段筆直,王氏笑得眼角皺紋浮現“他那會兒還小,非說這是神劍,讓我用這個打壞人。”
提起顧璋要去縣城念書。
再沒人認為是浪費錢,反而是打心底覺得他說不定真能考個功名回來。
要是他們村再出個秀才、舉人,那真就了不得了
“小石頭、虎頭,去了縣城好好念書。”
“這么早就走了這個是你嬸子煮的雞蛋,你倆路上吃。”
村長架著牛車往村外走,一路上遇到不少打招呼的村民,大伙都熱情揚著笑。
畢竟日后稅減半,村里還有塊“鎮村之寶”,誰能不高興
覺得往后的日子都有盼頭多了
虎頭湊過來“小石頭,我有點緊張。”
顧璋問“緊張什么”
虎頭瞪大眼睛“你忘了,咱們今日入學有校考。”
顧璋倒是沒忘,不過他不緊張“你不會這兩天一點都沒看吧”
虎頭縮了縮脖子“這兩天村里多熱鬧,我不得去看看啊”
“趙夫子送你的書簽沒用吧”
顧璋記得虎頭學業一直還不錯,好像是覺得自己是孩子王,不能當著“虎頭軍”的面被罰,這樣太沒面子了。
所以他還是很怕趙夫子那把戒尺的。
虎頭聲音更低“我偷偷放在書袋最底下了。”
顧璋翻開自己的書,從里面取出打磨光滑的木質書簽“看看。”
虎頭頓時捂住眼睛“我不看”
前頭的村長回頭看“什么不看沒事就看看書,可別等會兒掉鏈子,要是入不了學堂被退回來,丟了面子,你看趙夫子怎么教訓你。”
虎頭苦著臉“啊”
顧璋將書翻開第一頁,他肩膀頂頂虎頭“路上一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