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此時。
殿外傳來通稟聲,“翰林院掌教燕大人求見。”
“宣。”明盛帝趙曠正色起來。
翰林院在前朝并無太大實權,安排各類人才陪侍皇帝游宴娛樂。
經歷了宣朝先后幾位皇帝后,翰林院才逐漸演變成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
燕先竹年近六十,擔任翰林院掌教,為皇上分憂,乃當之無愧的天子近臣。
燕先竹遞上來一份折子,“臣知皇上為軍餉糧草一事憂心,特來為皇上分憂。”
“當真”明盛帝眼睛一下亮起來。
他煩苦已久,愁得做夢都是朝堂上一道道要錢的聲音,可國庫哪來這么多銀錢
他又不會仙法,能憑空變出銀兩來
有時候他甚至在想,說不定做玩具的那小童,花起錢來都比他瀟灑大方。
燕大哥遞上折子,將正在修游園的宣平侯給拎了出來。
宣平侯是從老侯爺那兒繼承的封號,小侯爺平日里在封地不聲不響,沒鬧出過什么大動靜,倒是沒多少人注意到他。
可在封地里作天作地的土霸王,怎么會真的什么事都沒有
燕大哥收到弟弟的來信后,便派人去查了一番,一下就捉到了不少錯處。
十年清知府,百萬雪花銀。
更別說一個在封地作威作福當土霸王的侯爺了。
這樣的肥羊都送到面前了,豈有不宰一刀的道理
君臣在殿內商議許久,最終定下了完整的計劃。
趙曠只感覺身上的壓力和擔子瞬間輕了不少,他開懷道“燕大學士可真解了朕的燃眉之急”
他從前不懂,為何父皇會如此鐘愛燕家兄弟,如今坐上了皇位,才知有人能總能在關鍵時刻解燃眉之急,是多讓人松快高興的事。
“這樣一來,邊關的軍餉就不用愁了,只要今年無天災意外,糧草也能解決一大半。”
明盛帝再看自己龍案上的那些奏折,都覺得舒心不少。
聊完正事。
明盛帝注意到折子里砍木之地在寧都,“燕掌教祖籍可是在寧都府”
燕先竹也不搶弟弟功勞,笑著道“正是,家弟承蒙皇上厚愛,特派遣太醫回祖籍休養,如今還收了個小徒弟,這建議也是他給臣寫信時送來的。”
燕先竹收到了弟弟許多來信,每一封都離不開夸夸自己小徒弟的快樂、還有藏在其中看似苦惱、實則炫耀的小心思。
他腦海里,幾乎都要勾勒出一個鮮活的形象,真的很難不愛屋及烏。
趙曠聽了也頗為有興趣“這事竟也與他相關”
見趙曠感興趣,燕先竹也挑揀著說了些。
比如顧璋習武后跑回來躲在燕老懷里“哭”,看起來可憐無比的小模樣,讓人心疼得緊。
“結果您猜怎么著”燕先竹賣了個關子。
趙曠想了想“是習武太累”
燕先竹直笑道“結果是他自己笑得開懷,所以身子才抖,最后忍不住笑,笑到躺在了地上,他把人都騙了。”
又比如打不過氣惱時,直接跳上姜武身上,樹袋熊一樣把人緊緊抱住耍賴。
最后硬是讓姜武這樣給背回去上課。
燕先竹說起這些的時候,眼底也不自覺帶上笑意“還有一次,先梅本想和他講講薛將軍,后來不知怎么聊到了他和薛小將軍誰更厲害。”
燕先竹畢竟年紀大了,說到這里有些累停下來休息一下。
“那當然是見雷,見雷武藝高超,從小就打遍京城無敵手,過了十四歲,連許多成年武將都敵不過他。”趙曠幾乎是毫不猶豫作出了選擇。
但是話才說出口,他想起剛剛聽到的那些,又有些不確定問“小石頭怎么說”
燕先竹受了弟弟信件滿是“小石頭”的影響,講述這些趣事的時候,也不知不覺從顧璋變成了小石頭。
這會兒也傳染給了明盛帝趙曠。
燕先竹也沒意識到不對勁,有些玩味地講起來“他說那可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