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顧大根道“如果遇到了解決不了的問題,就給我寫信,讓人加急送回來,如果情況實在很緊急,連信都來不及送,就把這個錦囊打開看。”
顧大根好奇的打量手里漂亮的錦囊“這里面裝了啥”
顧璋道“能幫你們解決困難的東西。”
他語氣自信,一下給顧大根和顧老爺子安心了。
他們不怕種地,也不怕累著,就怕自己沒弄好,給人地里弄壞了,那可就罪過大了。
雖然不知道顧璋到底給他們準備了什么,但是不論是顧大根還是顧老爺子,下意識都相信顧璋,覺得他肯定不會胡說,心里是有數的
翌日。
欽差蕭裕、寧都知府、燕老三人一同出現在城門口。
帶著兩列隊伍,騎著衙門的駿馬,身著官服,威風凜凜的站好。
蕭裕對顧璋道“按照你說的,每個縣只選出了一兩個村子,這是名單和地圖。”
寧都府下十幾個縣,顧璋自然不想讓他爹和爺爺如此受累。
等第一年的收成起來了,再由知縣主持推廣就好。
顧大根和顧老爺子都緊張的咽了下口水,“這么多人啊。”
原本這樣的官差,有一個出現在永河村,他們全村人都要好生迎接,生怕怠慢了。
如今居然有這么多衙役,要聽他們父子倆的話
其中走出一位打扮不同的,知府介紹道“這是我特地給你們派的文書,他會記錄各個村的情況,分發從永河村換來的良種,若你們需要和家中通信,也可以讓他代勞。”
顧璋見此人手中有薄繭,看起來像是出身農家的人,對這位知府多了一絲好感。
起碼是個做實事的。
顧璋送顧大根兩人上了馬車,目送隊伍緩緩朝著城外駛去。
顧大根從車窗戶鉆出頭來,朝后用力揮手“秋娘,我會盡快回來的”
秋娘只是笑了笑,但顧璋注意到,她耳根有些微微發紅。
這邊燕老和蕭裕、知府也寒暄起來。
知府感慨道“燕老弟子真是聰慧。”
蕭裕點頭,顯然對此也感同身受。
他從袖口掏出一份公文“此事已定,這里的事情將會交由知府主管,由學政監督,我不日就要啟程回京了,這是我寫的奏折,還請燕老指正。”
這是他根據這些日子和顧璋交流得來的體會寫的,但他也始終無法窺視根本,故而擔心奏折有誤。
說是給燕老看,其實還是想讓顧璋幫忙看看,免得里面有錯漏,到時候在朝堂上說了出來,就不好了。
燕老接過奏折,只是簡單看看,就交給了顧璋“你瞧瞧蕭大人可在奏折里使勁兒夸你。”
他笑著看向自己的小徒弟。
顧璋都被他的笑容弄的有些感到奇怪,難道這奏折有什么古怪他怎么好像看到了點戲謔的味道
顧璋接過奏折,翻看。
奏折前面還挺正常,顧璋看了也沒問題,但是才翻了一頁,畫風就有點不對了。
表面上是在說他給出的建議和想法,暗地里卻句句在暗含“這想法簡直驚艷,從未見過如此驚才絕艷之輩。”
好好的一通奏折,愣是把向來臉皮厚實的顧璋都夸的紅了臉。
他不過是因為有上輩子的優勢,哪里當得起這樣的評價
他難得有些不好意思地問“這個奏折,會有多少人看到”
燕老看到弟子被夸,當然是渾身舒坦,心中暢快,他笑道“這樣的大事,當然是要在早朝上商議。”
顧璋“”
所以,這封奏折,要當著滿朝文武念出來嗎
蕭裕帶著奏折回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