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璋見魚兒上鉤,滿足的烏眸更亮了幾分。
他將中間那個食盒向右邊推了推,家境不同坐下的時候,也自然地坐到了兩邊“都嘗嘗,冷了就不好吃了。”
黎川看著上好肉條制作的雜嚼,克制地收回了視線,低頭專注吃自己餐食里的飯菜,“不用”
他還沒說完,就見碗里出現了一大塊上好的肉塊,鼻尖嗅到的香氣更明顯,是一股經過柏枝熏煉的獨特肉香。
顧璋用食盒第二雙干凈的筷子,給右手邊坐得近的兩人夾了點,“試試看,順便說說味道怎么樣”
剛剛嘗過的人,見他們這般磨磨唧唧,都恨不得端過來分掉。
“也不知怎么調的味,吃完后依舊覺得滿口奇香”
顧璋默默記下,他都沒注意到還有這個優點。
孜然確實是能留香很久的香料,回香特別強烈,而且味道持久不散。
除了密封的油紙包,如果買小份解饞,倒是可以選擇些敞口的容器。
尤其是孩童,邊走邊吃,一路飄香,就是流動的廣告位。
“吃起來像是經過柏枝炭火熏制,又因這奇香香料點綴,本就濃郁的肉香,嘗起來都更有滋味了。”
“肉嫩,味足,鮮香,初嘗驚艷,后又回味無窮。著實好吃”
“顧賢弟,你還沒告訴我們,這是從哪家酒樓或者哪個鋪面買的”
顧璋收集著評價,想著可以改進的地方,被問到,展眉笑道“是我家的營生,現在還沒開張,到時候開張了,歡迎諸位捧場。”
口袋里都不缺銀子,都是他家的潛在客戶群啊
雖然家中貧寒的學子沒錢,但是不少都有文采,評價起來,花樣繁多,不會只干巴巴憋出一句“好吃。”
顧璋借此機會,光明正大地給她娘的鋪子打廣告。
桌上的人都愣住了。
士農工商,商排最末,不少讀書人都羞與之為伍,覺得全是銅臭味。
黎川都停下筷子,抬頭看他,他見過顧璋花錢的時候,絕談不上貧寒,竟也讓家人去做營生
黎川記得很清楚,他分明見過顧璋在巷口哄家中長輩開心的乖巧模樣。
難不成也是花言巧語,哄得家里人掏心掏肺供他讀書,自己卻在外面大手大腳花錢之人
若是這樣,即使再聰慧,有文采,他也羞于與之為伍。
余慶年也有些不信,他觀顧璋穿著、日用皆不俗,而且都已經考中秀才,怎么還做這個
他猶豫問道“是家中親戚的營生嗎”
“是我娘要做的營生。”顧璋直言不諱。
竟然是顧璋的母親要做這個雜嚼的營生
顧璋見他們都愣住了模樣,腦子里轉了一圈,也明白怎么回事。
他道“我出身農家,幼時家貧,身子骨也不好,好幾次都危在旦夕。”
眾學子
他們想起射、御課上顧璋生龍活虎的表現,都不敢相信顧璋小時候竟然體弱多病
“家里地全靠我爹和爺爺種著,不過誰都知道,種地是肯定不夠我喝藥的。那時喝藥,全靠我娘接些手工活掙錢。”
不管有錢沒錢,此刻都怔了神。
有錢的富豪鄉紳家的學子,有點難以置信,顧璋幼時竟是如此
家中稍顯貧寒的,也驚詫,顧璋竟然敢就這么當眾說。
而且顧家原來,似乎比他們家都更窮些若是擱在自己身上,想想都覺得難以啟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