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又來了聞香而來的人“我要一份雜嚼,用竹筒裝的那種。”
顧璋發竹筒時,心里有成算,他道“不好意思,今日已經買完了。”
后面趕來的人頓時如遭雷擊,“賣完了”
“這爐子里不是還有嗎”
秋娘都被食客的表情逗笑“實在抱歉,這一爐已經定出去了。”她指了指那邊手握竹筒的一群人。
先來的人頓時滿足起來,有股微微的興奮,爐子里有他們的
“那就再做一爐,我可以等的”
秋娘抱歉道“每日只賣兩爐,多了實在做不過來。”
其實不是做不過來,秋娘比誰都在乎兒子,早早就打聽好了,不想賣得多了入了商籍。
而且早上在家腌制,不會打擾小石頭念書,中午出來賣兩爐,然后收拾好鋪子回家正好下午申時,方便做晚膳,小石頭從學院回來,總要有口熱飯吃。
秋娘對顧璋道“這沒事了,你去瞧瞧你師父,不好怠慢了人家。”
顧璋瞧著外面也沒什么事,便也點頭,他小聲對秋娘說“我剛剛留了一小條五花肉,娘你別賣給別人了。”
顧璋走到后面。
燕老旁邊的一小碟肉都吃完了,他湊過去,明知故問“師父,味道不錯吧”
燕老笑道“異香撲鼻,其味無窮。”
“我就說吧,這種剛剛出爐的最好吃了。”顧璋又抬頭對站著守在一邊的姜武笑道“姜武叔忙了一上午,也餓了吧”
姜武黑臉。
誰在這股濃郁的肉香里不餓
顧璋手摩挲下巴“姜武叔不愛這一口,要不我去隔壁給你端一碗陽春面隔壁的陽春面也是開了好多年的老字號了,味道不錯的。”
姜武“”
臭小子肯定是故意的,有大肉在眼前,還被饞了這么久,誰想吃清湯寡水的陽春面
他握著刀的手緊了緊,克制住自己有些發癢的手,臉更黑了。
與此同時。
兩撥人都在尋找顧璋。
一撥是問心學院的學子,休沐這日,余慶年組了個局,賞花品茶,吟詩作對。
偏偏正在飯點,有人提起顧璋今日休沐沒來。
“好像是因為家中開業,說是要回去幫忙。”
余慶年手中的扇子突然停止搖動,“開業”
一桌吟詩作對的學子,不少都想起那日食堂聞到的香氣。
連午膳都用不下去了,“可有人知道顧璋家的鋪子開在何處”
第二個,就是蕭學政了。
試驗田的選擇出了些問題,他本想去學院找人,被隨從告知今日休沐。
又乘坐馬車去燕府找人,沒曾想,也撲了個空,不僅徒弟沒找到,連燕老都不在府里。
他又找到顧璋家里,再次撲了個空,這才被鄰居告知鋪子的位置。
忙忙碌碌一早上,連飯都沒來得及吃。
蕭學政只覺得肚內空空,有些饑餓難忍。
上次他這么難受,還是在監考時,頂著炎炎烈日,去考棚里查看情況。
又是顧璋。
“老爺,要不先去吃點東西”
蕭學政嘆息道“算了,先去找他,要不等會吃完,他怕是又要跑了。”
兩撥人馬走到熱鬧的晴空巷,從兩頭進入,都不約而同好奇道
“今日晴空巷人怎么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