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已經到了山后的小竹樓。
那些百姓也被院子和知府安頓在一間空屋子,給倒了點熱水,從食堂取了些飯食。
秋娘問顧璋道“小石頭你有法子嗎”
顧璋搖頭“我也不確定。”畢竟他連一根完整的麥穗都沒見著。
秋娘想起早年間饑荒時的苦,餓死的、賣兒賣女的、吃土吃樹皮的,活活餓死不愿拖累兒孫的老人,有些難受道“要是能幫,咱就幫一把。”
燕老也問道“小石頭你怎么想”
顧璋在地圖上確定了三個村的位置,估摸了一下行程道“我去看看好了。”
他算著“應當能在升組考試前趕回來。”
黎川遞過來一本詳實的筆記“這個是我做的筆記,你路上可以溫習,等回來再看這段時間的。”
黎川的筆記,顧璋見過,詳略得當,筆跡工整,基本能將夫子講的都涵蓋進去,想也知道是花了大心思做的。
好像聽說準備成冊,成書,在出發去考舉人之前賣掉,作為后續趕考的路費。
對他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顧璋笑道“不怕我給你弄丟了”
黎川抿唇,還是有點不習慣顧璋的調侃,認真道“你不會的。”
他想了想又補充“丟了也不怪你,我再補一份就是了。”
太嚴肅了,顧璋都沒法接著皮下去。
他接過,然后道“多謝黎川兄了。”
謝過黎川的心意后,他對知府道“還望知府再向府下各縣下令,嚴禁再有這樣類似的事情發生了。”
“我已構思好了,回去就擬寫,今日發向各縣。”知府道,“有個事要和你商量一下,對長陽、西山等村的處罰。”
他怕顧璋不懂,還特意解釋“若不殺雞儆猴,還讓他們三個村增產了,恐怕后面效仿的風氣根本抑制不住。”
顧璋道“這個當然由大人您定奪。”
“你不反對就好。”知府還以為他會和有些少年單純的學子一樣,就看著他們可憐就不舍得,“那你給我透個底,若去了有法子,他們村有可能增產嗎我好斟酌處罰通告的力度。”
“不太清楚他們田里現在的情況,最差的可能就是救不回來了徹底減產,最好的可能是并不嚴重,還能救回來,和其它村子一樣畝產兩石左右。”顧璋答。
知府“”
跨度這么大殺雞儆猴他都不知用什么規格的刀。
顧璋才不管,反正都當從四品知府的人了,不可能這個都寫不出來,他笑道“那就麻煩知府盡快下令了。”
顧璋這次走得快,拖得越久越難處理。
當日就準備好了離開的馬車和人馬。
王氏給他收拾包袱,都還在念叨“要不讓你娘也跟你去照顧你”
“我都這么大了,哪里需要娘來照顧我了官府會派人保護我的。”
王氏還是有些擔心“那些男人哪里懂照顧人粗枝大葉的。上次你爹你爺回來,曬黑了、手都有些凍腫了,他們皮糙肉厚也就算了,你可不行。”
這份掛念和擔憂,直到顧璋拎著小包袱上了馬車,都還沒斷。
也許是突然有些傷感,王氏看著孫兒也要走,眼眶都濕潤起來。
顧璋從馬車窗戶探出頭來道別,就看到這一幕。
他從馬車上跳下來,關切地問道“奶,你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