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輩子,有沒有可能還和老朋友并肩作戰呢
雖然沒了異能,但是他對這種藤蔓的特性可謂了若指掌,甚至比自己都了解的更清楚。
這個念頭一旦起了,就再也抑制不住了,顧璋道“我找找,選一段好的。”
白藤生活在熱帶雨林中,眼前巨藤顯然不是,但他可以選外形上最為相似的,替換下來,想必無人能發現。
巨藤在林間蜿蜒曲折,野趣橫生,姿態萬千。
顧璋找了好一會兒,終于找到一節酷似白藤的“就這一段,咱們一共帶三百尺走。”
三百尺,也就是一百米。
“從這里,到這里。”顧璋比劃道。
張流靠近,也覺得這一段突刺橫生,感嘆道“這一段長得好生威風”
顧璋眼里也滿是欣賞,他摸了摸藤蔓上凸起的尖刺,贊道“形如巨蟒,勢若飛龍。”
曾經,千米巨藤每每從高空轟然砸向地面,宛如千枚火雷乍爆,撼地搖天。
可惜了,他一人沒法再現那般神采。
收集好足足一百米巨藤,蜿蜒對折收好,用末端圈起,拎著就能下山了。
下山時,那只大鵝還在,依舊囂張的從顧璋面前路過,“嘎嘎嘎”
顧璋對這只大鵝印象深刻。
他沒想捉它,但在離開時,這只大搖大擺地囂張大鵝,就被捆了翅膀,被送了過來。
“這是咱村里獵戶在山里散養的大鵝,絕對好吃,您帶著,在回去的路上吃。”
周圍幾個村的百姓聽說他今日離開,都紛紛前來送它。
“這是家里雞下的蛋,都用咱村的土法子燜好了,保證香知道您喜歡,咱村有雞的人家都湊了湊,給您煮了一鍋。”
“這是村里手藝人給您新編的蒲團,路上在外面歇的時候,墊著坐舒服。”
“咱肯定好好干,不給顧相公你丟臉。”
顧璋還沒走出村,原本空蕩蕩的馬車,就被東一家,西一家塞了不少東西。
就連隨從和侍衛,懷里都抱滿了東西。
寧都府城。
城門口。
早早接到消息的知府、蕭學政都和燕老一并趕來。
就想親口得知顧璋回來后的第一手消息
這些日子,雖然有零零散散的消息傳來,但實在是不能解憂
馬車后跟著兩列人馬,徐徐從遠處靠近北邊城門。
但凡消息靈通點的人一看,就知道這是誰回來了。
城門附近的百姓都好奇起來。
“就是那個說可以讓寧都麥子增產到兩石的小秀才公”
“當然是他,咱寧都誰還有這個陣仗出門還帶這么多人”
“你們說,真解決了嗎我聽說那個村的麥子都長滿黑斑了。”
“我聽說都倒伏在地了”
“這要是真能成,可還真的應了那小農號。”
誰也不知小農神這個名號是從哪里傳出來的,只知道大約在今年冬日左右,似乎整個寧都,都傳起了這個名頭。
不過原本只在鄉野中流傳,經此插曲,倒是鬧得府城人人皆知。
原本已經隨著時間沉淀,被許多人遺忘的記憶再次被勾起來。
有人算了算日子,“我記得咱寧都的麥子,是五月收對吧”
“五月底,由南向北陸續進入收獲期。”
“那豈不是沒幾個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