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實客氣了。”
“子實近來身體可好聽聞太醫早些時候就回京了。”
等寒暄一番,戎銳率先切入正題。
說實話,燕老在寧都雖然也有不少友人,但都算不上交心,畢竟他年幼時在寧都待的時間短。
而且有些事情,談論起來,視野不一樣,都找不到共同語言。
面對這群同來探望,神交已久的文士大儒,燕老頗有種直抒胸臆的暢快。
他一向笑得祥和的眉宇間,都不自覺帶上了點驕傲和炫耀。
“這可說來話長。”
雖然他也沒將自家小弟子的那一套琢磨透,但這半點不妨礙他好奇學習的探索之心。
這會兒更是分享給友人們一同探討。
這些大儒中,即使沒有像燕老一樣走遍大宣土地,也有幾十年的見識,不少還在許多地方任過官。
席文林擅書畫,最愛畫山水,他當即驚嘆“我雖不太懂子實所言農之一事,但其中言論,與我見山水林木都能對上”
“戎銳覺得如何”席文林驚嘆完,還拉著自己最好的友人問道。
戎銳自幼思路快捷,談鋒健銳,曾在刑部任職,最擅一眼看破他人言談和文章中的疏漏和錯處。
戎銳道“如今落于麥田之實,理論之驗也,何須我等來疑”
他感慨道“子實這弟子,著實不俗。”
燕老撫了撫胡須,面上半點沒露出“弟子被夸了高興得開花,還特別驕傲”的表情,只是句句都不離開寧都府麥田即將豐收的空前盛況,明擺著說我確實有這么個好徒兒,你們羨慕不來。
他瞥見換好衣衫,從門外走進來的顧璋,忍不住動了炫耀的心思。
反正正事也都講完了。
他正了正神色,對走進來的顧璋問道“昨日布置的功課完成了嗎”
顧璋
不是他來的時候,就已經檢查過了嗎
顧璋以為他忘了,還有些擔心會不會是阿爾茲海默癥,提醒道“已經放到您書房了。”
這答案正合燕老心意,他以此為由,領著一行人去了書房,還笑著讓他們都指點指點。
顧璋這下明悟了。
哪里是忘記了分明是故意的
他眼底浮現出幾分笑意,十分配合給幾位大儒見禮問好。
等到了書房,燕老將那份功課拿起。
榮清淑等人也確實好奇,畢竟從出發到現在,一直都聽人夸顧璋,當即和燕老一起看了。
這一看,頓時驚訝。
小小年紀,字就如此有風骨,文章入眼就讓人心情舒暢。
幾位大儒還針對文章中不同的點,校考了顧璋幾句。
顧璋自然知無不言。
畢竟這都是師父的朋友,他若是藏著掖著,豈不是丟了師父的臉
他明顯能感覺到,燕老在給他介紹榮大學士的時候,語氣好像有些怪怪的,有種“你看吧,我有你沒有”噎人的鋒芒。
也不知兩人是鬧了什么矛盾。
故而在面對榮清淑的時候,他答得更用心些。
甚至在答完,看到榮大學士表情感慨驚嘆時,還特地給燕老遞了個話頭,謙虛地請教道“師父覺得如何”
不管兩人什么情況,他肯定是偏幫自己師父的,沒錯,他就是這么偏心眼
燕老瞅了一眼小徒弟,默契地接過了他遞來的話頭,只是點點頭道“還不錯。”
“沒給師父丟臉就好。”顧璋甚至有點壞心眼的又接了一句。
師徒倆一唱一和,幾年相處下來的默契,沒露出半點馬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