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璋使勁兒回憶。
也沒回憶起太多有關會試第二場的內容,更別提當初自己是如何作答的了。
“怎么不早點說”顧璋嘆了口氣,考完、閱卷、出成績、殿試、瓊林宴這么一溜煙下來,都過去兩個多月了。
如果是考完沒多久回憶,他估摸著還能想起來一些。
顧璋跑去找黎川他們打聽,幾人集思廣益,幫他湊了一份會試第二場的試題。
黎川和金瑎在準備朝考,為留在翰林做準備,故而回憶完了試題,就各自回去復習。
余慶年得了探花,與顧璋一樣不用參加朝考就能留下,他疑惑“璋弟回憶這份會試試題作什么”
“想想看我當初怎么答的,也不知給自己挖了什么坑。”顧璋看完試題,覺得題題都可疑。
這題論述遇到山洪山崩,如何安置百姓。也不知他有沒有寫超出時代的救援安置、防疫知識、甚至是避免山洪再次發生的長期治理辦法。
還有這題有關山匪,他會不會迷糊中寫的太過,把當初末世中極為流行的,舉基地之力率先圍剿喪尸的法子寫出來了
還有這題
顧璋“唉”
余慶年溫和地寬慰道“璋弟無須擔憂,即使會試答卷有些疏漏,但如今殿試已過,你我官位已授,已成定局。”
顧璋嘀咕“我倒是情愿真有疏漏。”而不是現在這種,自己給自己埋了一顆雷,還忘記埋在何處。
不過顧璋也不是吐苦水,需要人一直寬慰的人,他很快就調節好心情,積極的想起辦法來。
他得了狀元,入了翰林,也不知翰林最大的頭頭燕先竹有沒有辦法看到他會試答卷
燕先竹年事已高,早就不日日上職了,不過隔幾天,還是要來一回的。
這天快到午時,燕先竹發現顧璋在門外溜溜達達。
“做了什么虧心事,連我的門都不敢踏進來了”燕先竹收起桌案上的書冊,招呼顧璋進來。
顧璋跑進來,笑瞇瞇道“這不是在翰林院里,怕人說您有私心嗎可不能因為我這個芝麻大點的小官,損了您老人家的名聲。”
燕先竹收拾桌案的手一頓,見顧璋臉上燦爛的笑容,心中有些狐疑。
小子平日里對他可沒笑得這么燦爛過,跟吃了蜜似的,他心中微微警惕起來,嘴里道“舉賢不避親,你把平日里那股機靈勁兒拿出來辦差,辦得好,自然無人敢說閑話。”
顧璋順著桿子往上爬“那您可得幫幫我,皇上讓我好好準備給他辦差,說與會試第二場有關,可我都忘了當初如何作答。”
燕先竹先是心驚“皇上何時見過你,還交給你差事”
皇帝召見翰林中的學子、侍講,都會有相關記載,何年何月何日召見了誰。
他作為翰林掌教,這記錄冊隔幾天就會呈上來給他過目。
顧璋將那日瓊林宴上的事說了,跟燕先竹告狀皇帝話都不說清楚,還讓人猜
顧璋愁眉苦臉道“我又不敢去問皇上。”
他沒好意思說實話,不是怕明盛帝,而是怕說錯了話,漏了更多的底。
萬一出錯了技能牌,那就是白送了。
燕先竹瞧著顧璋聳拉小臉的模樣,稀奇道“你還有怕的時候”
他還是將這件事放在心上,找人打聽起來。
這日,燕先竹兩兄弟在院中樹下喝茶下棋,他便忍不住提起了這事,笑道“別看平日里機靈聰慧,還是個沒經太多事的孩子,此前你我兄弟還擔心他在皇上面前過于放開,沒想他也是怕的。”
燕先梅多了解自家小徒弟他一聽就知道不對勁,笑著搖搖頭“兄長你想想,弟弟在信中寫過,他兒時屁顛屁顛跑進屋子里來哄我,都是些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