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顧大人選擇來他們剛赤府,許多百姓心里都不約而同地升起慶幸的想法。
熱鬧動靜大了,不僅是巖武百姓,連安岳縣等三縣百姓、地主鄉紳老爺們,也都被消息吸引來。
有的根本等不到顧璋派衙門的官員前去,就自己收拾包袱,成群結隊地往巖武這邊來,個個帶著農具砍刀,連流竄的匈奴騎兵都不怕
還有在安岳府,不愿意前往巖武的府衙衙役,這會兒都被家里各種沾親帶故的親朋好友催促,趕緊去學手藝啊
消息傳得遠了,傳得多了,就會慢慢變了模樣,等巖武麥田的情況傳遍剛赤府時,不知怎么就變成了顧大人乃是農神轉世,身懷神仙之水,揮手能運出仙力,才能讓產不出糧食的土地,變得肥潤豐沃起來。
聽到這個傳言百姓們紛紛驚嘆不已,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不信的話,自己去看看巖武附近一天一個樣的麥田唄,麥田就在那兒
又沒有挪走。
無論百姓、還是商販,亦或者兵卒們都說得信誓旦旦,分析來分析去,覺得即使不是百分百,顧知府是神農轉世,身懷神仙之力的事情也是十有八九。
等后來顧璋聽到“”
可真是謝謝了
顧璋一路當官過來,還真沒正兒八經遇到什么難事,這會兒卻被剛赤百姓給弄無語了。
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以后他被傳有三頭六臂,都不是沒可能。
顧璋氣呼呼地給友人們寫信吐槽,讓兄弟幾個給他評評理。
最好能出個主意,把這股囂張到敢在他頭上點火的迷信氣焰,重重打滅
順便又給十萬個為什么版塊寫了一封投稿為什么墓地中會有鬼火
必須打擊這股什么都往鬼神上想的風氣
巖武縣衙。
宗鄉最近忙得腳不沾地,一直到今天才抽出時間,他來找辛少昌道“辛大人,顧大人真的不一樣,我聽他口風,后頭能增產更多,遠遠不止現在這么點,指不定能翻番”
“什么”
辛少昌悠哉給自己搖的扇子都嚇掉了,打翻了旁邊的茶杯,茶水濺了他一身,他卻不在意,只是直直地看著宗鄉“此話當真”
宗鄉“自然當真,我這些天跟著顧大人跑,他是個做實事的,也從不說大話。”
宗鄉是辛少昌親自選進縣衙當師爺的,他一直忘不了,當年那個滿懷熱誠,干勁滿滿地想在邊關干出一番政績的俊朗青年。
宗鄉道“指不定您跟著顧大人干出政績來,能升遷,回靠近家鄉的地方當官。”
聽到回去,辛少昌頓時有些喪氣,二十多年了,他都四十多歲了,還能回哪里去
誰還記得他辛少昌
巖武縣令的職位仿佛是個鳥籠子,待得時間久了,失了氣性和飛翔的能力。
他閃過片刻激動面容又變得懶散閑適,往椅背上一靠“你跟著顧大人好好干,以后不用跟我說這些事,邊關這個地方,不打仗,沒天災就是好了。”
宗鄉想到頭十幾年辛大人受的冷遇、不平和挫折,也為他難過“您再試一次。”
“不用勸了。”辛少昌起身往里走。
他關上門一人在屋里,眼神卻不由透過窗戶,看向城外的方向。
等他反應過來手里拿著顧璋翻過的巖武縣志,猛然停頓下手來。
農耕一事又苦又累又不討好的,誰想干了
悠閑躺著享受多好
轉眼,顧璋入軍營時間已過大半。
傷兵營最后一人,在反反復復的病情折磨下,也終于緩了過來,軍營里的郎中下了診斷“已無性命之憂”
傷兵營立馬將結果匯報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