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校尉馬上往前兩步,面色嚴肅,死死地盯著那張旗幟,仔細分辨顧璋旗語所言。
與此同時。
冒著巨大風險,穿過層層阻礙才勉強潛伏進來的探子,趴在地上,躲在精心尋找的障礙物后,心有戚戚。
“該死的,最近是怎么回事,總覺得漢人有如神助。”
“好幾個部落都在薛見雷那兒吃了虧,連威名在外,驍勇善戰的日逐王,都被坑殺了好些兵馬,最滿意的絡腮胡都被箭穿破留了道疤痕,不會真有神助漢人吧”
“連往年很容易來去的匈奴小隊,今年都折損不少”
這些匈奴探子心中戚戚然,完全不敢冒頭,全然不知危險即將降臨。
千里眼只有四支,只掌握在最高階將領手中,而且使用時,不需與手下兵卒配合,更不需講明緣由,下令即可。
各路探子費盡心思,甚至折損了好幾名暗探,也沒能探查出緣由,只能猜想,薛將軍旗下將士領軍本領更上一層樓,這才不敵。
顧璋沒有帶太多望遠鏡來邊關,這也是考慮之一,東西一旦多了,就容易泄密。
望遠鏡比得就是先機,打得就是出其不意,若敵軍有了防備,即使數量再多,威力也要減小不少。
“啊”
一聲慘叫,箭雨從高處城墻如雨點般砸下。
分明看起來沒人的地方,竟然倏然發出慘叫,繼而有人影攢動。
押糧隊
他們看著最前方的顧璋騎著白馬,背脊挺拔,單手持旗高舉,唰唰打出旗語,風破旗帛的勁聲,不斷灌入他們耳中。
旗幟每每在風中獵獵作響,城墻之上就有一陣密集箭雨落下
顧大根和秋娘對視一眼,城墻上的兵馬,竟然聽他們家小石頭的指揮
押糧隊里的人,都驚得張大了嘴巴。
那個總是笑盈盈的小少年;那個文質彬彬,跟他們說話溫和有禮的小農神大人;那個他們寧都特別會念書,念書念得特別好的狀元郎
怎么忽然變得這么厲害了簡直跟話本里的將軍一樣
繼而眼中的崇拜更甚,驕傲得腰桿挺得筆直
這是他們寧都的小農神大人,就是這么厲害
顧璋繃緊神經,本以為會有匈奴抓住
最后機會,誓要毀掉糧草,沒想到只有幾波落單的探子。
也不知他離開這幾天,雙方大軍可有交鋒
思索間,隊伍已經緩緩接近巖武城,能看到黑巖修建成的巍峨城墻,“巖武城”
城名蒼勁刻于城墻之上,筆走龍蛇,鐵畫銀鉤。
隨后,趙校尉開口“諸將士聽令,隨我一同出城,迎接寧都府君、大司農與護送糧草百姓入城”
副將和兵卒們都齊齊揚聲應道“是”
巨大的城門在數人的推動下,緩緩打開,兩側守城士兵站得筆直。
城內聞聲前來的百姓紛紛讓開道路,不給遠道而來的隊伍半分阻礙,然后他們就看到一條綿長的隊伍運送著糧草,不斷進入城門內。
“好多的糧草”
“你們聞到沒,這里頭好像都沒有什么陳糧”
“寧都百姓竟然這么愛戴顧大人,他們家鄉該是有多富饒啊,肯定頓頓都能吃飽飯吧”
“豈止是吃飽,人家頓頓吃細糧都吃不完。”
“什么哪有這么大方頓頓吃細糧的”
一時間紛紛的議論聲,在兩側街道內響起,落在入城的寧都人身上,多是感激和羨慕。
運送糧草的隊伍,按序入城。
“顧大人”趙校尉前來打招呼。
顧璋笑道“趙校尉方才反應著實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