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加急的軍情,一連數日出現在京城。
再佐以糧草在凌云山被山洪淹沒,皇帝一怒一下發落數人的消息,百姓怎么會沒有察覺
看到又有馬蹄從京城街面疾馳飛踏而過,百姓心中戚戚然,面帶憂色,駐足議論。
“最近八百里加急的軍情越來越多了。”
“前幾年一年都看不到一次,上次這么緊急的軍情,好像還是當今剛剛登基那兩年。”
“匈奴這是休養生息,卷土重來,又想來犯”
“薛將軍鎮守邊關,定能狠狠打回去,可偏偏糧草在凌云山給埋了,唉,千萬要是好消息啊。”
在百姓擔憂的議論聲里,軍情以最快的速度,一層層送上,直接送到了今日未散的早朝上。
匈奴大軍已退。
寧都百姓捐贈的糧草,已經平安送入軍營中,損耗雖多,但余下竟也能支撐過整個秋
數量竟然如此龐大,寧都百姓竟如此慷慨,顧璋在寧都府得民心之程度,遠遠超出他們的預想。
“天佑我大宣”
“恭喜皇上,此患已解有了足夠的糧草,區區匈奴,不足為懼。”
明盛帝也是大喜,一向嚴正的面容都出現喜色,大笑道“天賜我瑤光煌煌,其才沖霄,其運貫鴻,實乃朕之幸事,大宣之幸事”
聽到明盛帝此言,許多官員只覺得頭皮發麻,心中震蕩。
如此毫不吝惜的夸贊,是何等盛大之沛光
不出意外,這話必然隨著帝王起居錄、史書等無數篇章,連同此事一起記錄,載著文人墨客的載譽,流傳后世,驚艷千古。
未及弱冠,就讓帝王交口稱贊,得此子,是帝王之幸,是天下之幸
二十歲不到的少年,怎么所做樁樁件件,都如此駭然,真是真是讓人艷羨啊
不僅是他本身,其父顧大司農、其母秋府君,其根顧氏一族,寧都百姓,都能在史書中留下重重的一筆,讓人感懷,讓人稱道。
文臣武將,能走上朝堂的,誰不有一番青史留名的豪情
如今一農戶、一未讀過書的女子都有如此威名豪氣,想想實在是心中酸澀,誰人不羨慕
不過都是經過事的,只是不免感慨一番,很快就平復了情緒,紛紛恭賀起來。
明盛帝眉宇間皆露出喜色,連連下了許多破格封賞,還未到考評之時,便直接官升一級,升至四品其父封安平侯,其母封安定郡君,可掌兵三百,其妻誥命,更有數不清的華貴布料,古玩珍寶
此舉連護愛顧璋的許多重官,都有些驚訝。
可如今誰能說出點阻攔的話來此情此景,還是不要掃興的好,而且捫心自問,他們心中何嘗不覺得,如此大功,應當如此
賞罰分明、重用能臣,對還未長成的少年官員頗有幾分愛護,又不失歷練,這是明君之像,何嘗不是他們的幸事
誰知,
等下了朝,明盛帝一身明黃龍袍站在玉照殿外,負手而立,遙望邊關的方向,面色有些愧色,他嘆道“那些日子,瑤光日日入宮請求,想頂了剛赤府知府缺,朕還說他胡鬧。”
dquordquo
想看渝躍鳶飛寫的穿成農家子靠植物系統飛升首輔第113章毒液嗎請記住域名
蘇公公不敢接這話,只上前攙著他“皇上,今日外頭風大,不如入歇息,喝杯御湖龍井暖暖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