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這么多,如此熾熱的眼神一起看向他過。
璋弟給他送政績啊
金瑎心潮澎湃,當即靈感迸發寫下千古名篇酬顧農神對民感時見贈
顧璋還不知金瑎這個好兄弟,以好友的身份,親自給他來了個“農神石錘”迷信版黑歷史。
給往后數代史學家、農學家研究他時,帶來了許多撲朔迷離的色彩,硬生生高舉農神大旗,與科學大旗分庭抗禮,一代代糾纏吵得火熱。
他這會兒正琢磨著匈奴情況,又對著一點點成型的森林帶不斷優化、補充,以期待能發揮最好的效果。
大價錢砸下去,效果確實顯著。
草籽灑在地上,在溫暖濕潤的春泥中飛快發芽,穩固住了飛揚的泥灰,風沙。
許多地方冒出了生機勃勃的樹苗、灌木群。
現在看起來還稚嫩幼小,但是很快灌木等低矮的植物會扎下根,豐富這片水土,緊接著一年生的樹木會越長越高,在最高處承接陽光雨露,也為其余生物遮風擋雨。
若維護的好,在顧璋離任前,多年生樹木也會慢慢生長起來,占據最高的位置,整個森林帶會有著生生不息的力量,為整個剛赤府遮風擋雨,調節生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力有窮時,但不僅能改變腳下的土地,還能改變身邊的空氣,更能改變頭上的氣候。
不過這會兒,百姓們誰也沒法預見未來,只琢磨眼下的活還能干多久。
剛赤府內許多百姓看到大片大片的地方都被種上了樹苗,心里都有點舍不得。
甚至有點失落,這才一個多月,怎么這么快就要種完了呢有的還眼饞那些占地面積大的森林帶,那些地方的村民還能繼續種樹掙錢,他們眼看就沒錢掙了。
這種能帶著家里十一三歲小孩掙錢,掙得又多的活計,還有哪里能找得到
要知道去給人出重力的活,一天也才只能掙十幾文,還大多不管飯
可誰也不敢墨跡,畢竟是按棵算錢,自己做活拖拖拉拉的話,那錢都讓人家賺走了
搶著干、干得熱火朝天的結果,就是種完了,再沒這筆輕省的外快掙了。
有老實肯干的村民問“咱不嫌遠,能不能自己走去那些沒種完的地方繼續種”
當然是不行的。
因為每個地方人都很積極,特別肯干,陸陸續續都要完工了。
賀家來的老師傅,這活干得也高興啊,往日里哪有這么多人尊重他們這行的說話好聲好氣不說,還都說什么就聽什么,雖然嗓門大了點,力氣大得嚇人了點
,但是更有成就感了啊
他道“我還要在這兒留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澆水、修剪、看管也許要些人,到時候會留幾個人幫忙,看顧大人怎么說。”
雖然有些舍不得這份外快,但是百姓們也明白,這已經花了很多錢了。
想想就心疼,顧大人可太會花錢了
“顧大人說種這些樹,能讓田里增產,你們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領了最后一天工錢,有賀家的師傅終于忍不住問了出來。
這也幾乎是每個賀家人心中的疑問。
種的這些東西樹木,少說距離田地也有好幾里路,遠的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十萬八千里。
“隔得這么遠,怎么還能有用呢”負責當技術人員的賀家人,十分好奇為什么所有百姓,人人都兢兢業業,干得仔細。
賀家老師傅不明白,但是賀家家主和嫡系子孫,倒是明白了點為什么自家會被選中。
自顧璋和余慶年的文章相繼登報后,又有諸多位置的官員,都紛紛寫文章,以自己轄地內的實際情況,來支持顧璋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