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璋要找的,也不是愛讀書的,會科舉的。
主要是腦子靈活,能接受新鮮事物,然后學習能力再稍微強一些。
這樣的人學了技術,最起碼能應用,如果再有幾個稍微有天賦的在里面,那就再好不過了。
科技人才有了,能讓他摸魚的大軍也有了
能答對他那些稀奇古怪問題的人,顯然是批好苗子,最起碼思維沒被僵化,也愿意動腦。
畢竟答對題目獎金也不高,根據不同地方的物價,也就是兩三份報紙的錢,五文、六文的,就是圖個樂,重在參與,在此之前,可沒誰會費盡心思作假
龔家書局也忙碌了幾天,將各地鋪子收集來的曾經兌過獎的名冊整理好,一式三份,一份給顧璋、一份上交給朝廷,一份自己留好。
江陵府。
一水網密集處,錯落了好幾個村莊,幾個村長帶著消息從縣城回來,一下子就被村民包圍了。
“村長,咋樣”
“顧大人可都說了,咱們這兒糧食可以很高,足足有六倍到八倍啊,咱們能派人去跟著學不”
“我也聽說了,顧大人能讓水稻收割兩茬,我是咱村里最會種田的人了,十里八鄉都沒人贏得過我,我去肯定能學會”
幾個村長被吱哇亂叫的一群人吵得腦袋發疼,大聲吼道“吵什么吵咱都去不了。”
原本激動熱烈的村民,一下子呆滯,他們都去不了嗎
杜家村的村長資歷最深,他站出來嘆口氣解釋道“顧大人要收的弟子,要答出那報紙上十萬個為什么的,就是書局給的那張下一刊領錢的紅票票。”
這也不是太麻煩,誰覺得自己的答案有道理,都可以去答,可以自己寫,也可以由書局小廝代筆,寫完之后,在答案上蓋一個龔家書局的章,然后撕開成兩半,書局和答者各留一半。
整個過程不超過一盞茶的時間,時間不長,過程也不復雜,但是沒有幾個農人去做,他們最多也就是在干活歇息的間隙,稀奇的聊兩句“天要下雨肯定是龍王管。”“墓地里有鬼火那是從閻王殿里回來探親了”
很多時候,下一期的答案都不在意,反正也聽不懂。
“可那些和咱們種田有什么關系”
“咱們幾個村,就沒聽說過誰去領過賞錢的,我都沒怎么聽說過誰領了那個賞錢。”
一時間氣氛有些低落,他們想去啊種地多辛苦,那些會認字的讀書人,真的能好好學嗎
為什么不要他們呢
有些安靜的人群中,忽然冒出一個小聲音“我、我好像能去。”
誰
幾個村的村民,齊刷刷看向人群中那個渾身是泥,褲子剛剛摔破了一個口的小孩。
“杜小江,你能去”
“上次不是有一個問題,是問水里的事嗎”那小孩撓撓頭
,又手腳并用地比劃解釋了半天,他家就住在水邊,他覺得自己想得可有道理了
“那之前怎么沒聽你說”急性子的村民連忙問。
杜小江咽了咽口水,又不好意思矜持道我拿錢買肉包子吃了。5”
又白又香又軟,里面還油汪汪的大肉包子
他每次聞到都覺得好香,可從小到大一次也沒吃到過,爹娘總說,買一個大肉包的錢,可以買一斤粗糧了,有錢人家才買肉包吃。
杜村長把小孩一把扛起“走,去衙門問問”
要是他們自己人能去跟顧大人學,肯定要送,全村全族一起供也要送
杜小江被村長帶來衙門的時候,里面已經有十幾個人了
有屢試不中的老童生,有手藝不錯口碑很好的打鐵匠,有在酒樓打雜機靈十足的小二,還有杜小江這個“泥猴”。
激動地等待賢才的縣令和師爺“”
這是顧大人要收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