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
這能一樣嗎你的喜好未免也太獨特了
顧璋能感覺到,到底是不一樣了。
若他沒有提女子入學這一遭,現在肯定不會有這么多人關注著。
還有反應過來了的古板官員,心中對女子入學依舊別扭得緊,很是抗拒,見縫插針地在顧璋耳邊念叨“女子應當在家相夫教子,學這些做什么,她們能學會嗎”
顧璋呵呵一笑,撅回去道“要不你也考著試試看,指不定成績還不如那些女子呢”
“你、你”
“豈有此理”
明盛帝都聽說了顧璋這話,有些不敢置信地招來顧璋問“是真的嗎還是瑤光隨口戲言”
他自認選拔的臣子都是頂尖人才,怎么會出這種事
這不可能
顧璋想了想道“若您想知道,大可讓文武百官都做了看看結果。”
他也說不好,按理說朝中大臣學習能力都很強,但是人本身就是很復雜的生物,有嚴重偏科的,也有擅長文不擅長理的。
而且有的時候,一張白紙,反而在學習全新的東西的時候,會表現得更好,因為不需要改變和對抗腦子里根深蒂固的思維。
歷經千帆,已經對世間形成一套自我認識,并且極為自信的大臣們,最后結果他也難料。
但是顧璋覺得,那些思想固執,性格古板執著的官員,也許真的考不過這次考生里部分女子,畢竟她們有最起碼一科的天賦。
明盛帝不知顧璋所想,但也好奇起來,顧璋用“為什么”選出來的人才,真的這么厲害嗎
他通知六部,每部出十個人也來考這個考試。
五天轉瞬即逝。
入學考試當天。
顧璋出的卷子,分發到了每個考生手里,配套還有一張寫滿了1到4的答題卡。
顧璋選擇寫入小冊子的知識點不太難,但是考題卻有些壞心眼的選擇了書里的“易錯題”
考生拿到試卷一看。
問一艘貨船在港口卸貨,在卸貨的過程里,下面四個說法正確的是
1貨船所受浮力減小,將上浮一些,貨船的“排水量”減小
1
看到題目的考生和六部官員,不少都傻了眼,再一看不小的題量,立馬抓耳撓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