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璋湊到燕先梅身邊去,十分熱情地給他分析,為他出主意“您仔細想一想,學好地理用處可大得很,您要告訴他們啊”
“比如人文發展、氣象變化,各地的水質、巖石、土壤,地理幾乎涉及方方面面,我甚至覺得,當官的最需要補這門課。”
誰都知道,現在官員都講究外任,不留在原籍。去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首先就要了解當地情況。
顧璋道“研究過地理,就能知道各種自然現象出現的原因,能想到解決的辦法,還能預防自然災害的發生,對農耕的安排和指導,對當地環境和文化風俗,甚至在安排城池布局和規劃的時候,都有很大的作用。”
太多太多了,顧璋覺得自己一個不那么喜歡這門學問的人,都能隨口說出這么多,這門課絕對是重要的。
燕先梅越聽眼睛越亮,有種自己都說不出為什么會喜歡這門學問,卻被懂自己的人一語道破的驚喜,像是狠狠戳中了他的心。
“沒錯,這絕對是一門博大精深,不輸于其它幾門的學問”燕先梅斬釘截鐵地說。
難怪他甚愛之。
顧璋也點點頭,給他出主意“所
以您就按照這個,來給學生們畫餅,這樣就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了。”
不知為什么,一聽畫餅這個詞,原本心情激昂的燕先梅,就有些哭笑不得,覺得太樸素直白,大膽直接。
李老也下意識皺眉,簡直簡直有辱斯文
做學問的事,怎么能說得像是貪嘴饞吃一般
顧璋想了想自己的計劃,又道“內部動力有了,咱再來個雙保險,我給安排個外部驅動任務,讓他們做自己家鄉的地理氣候大報告。”
顧璋想了想,標準的、科學的按照當地現狀,縣志的記載,整理當地的情況,這絕對是一份寶貴的資料,也能很好的應用于全國糧食增產。
他拍板道“第二學期會有外出巡游,遍訪各地的實踐課程,哪個地方的地理報告做得最好,咱們就將目的地定在哪個都府。”顧璋想了想,又補充,“就取前五名,要是有同地的就往后順延。”
這個方法一說出來,幾人都齊齊看向顧璋。
這方法可真是絕了,不說能影響所有人,但是起碼有80的人,會為了這份地理大報告,浴血奮戰,苦學地理。
這可是顧璋親自帶隊去當地啊,糧食增產豈不是妥妥的
誰不想自己的家鄉好即使對農學不感興趣,但是自己的家人、朋友、根都在那里。
往絕了說,即使對家鄉沒太深厚的感情,但是能做成的人,成功爭取到了這個機會,把顧農神帶回家鄉,簡直是家鄉的英雄,多有面子啊
載譽而歸,十里八鄉都將有他的名字,甚至族譜上都要用不少筆墨狠狠的記上一筆是某家某某某,在某年某月突破千難萬險,打敗了數百人,將顧農神帶回家鄉,使得家鄉增產數倍,糧倉豐裕,再無餓死之人。
隨著族譜、縣志、各種傳記流傳后世,祖祖輩輩都記得這個事。
這是多大的榮譽啊
比多少人成名后都喜歡做的衣錦還鄉更刺激,誰能承受得住這樣的誘惑
幾乎能想象到之后地理課上的盛況。
燕先梅欣喜之余,也難免心里嘀咕,頭一次站在顧璋的角度“坑人”,還怪獨特的。
“這樣我就放心了。”燕先梅覺得自己的地理課穩了,甚至還擔心自己這把老骨頭,能不能招架得住那群精力充沛,還饞餅的學生。
李老也忽然意識到,他之前被坑,好像也是被臭小子畫了餅。
他那么喜歡,那么欣賞,覺得乖順討巧的小輩,竟然在心里是這樣看他的,竟然給他畫餅
李老氣咻咻道“才知道你小子竟然是這樣想的,難怪戎銳讓我提防你,他果然說的沒錯,你小子是個蔫壞的”
顧璋也氣了,義憤填膺地反駁說“他怎么這樣背后說人壞話我是那種蔫壞的人嗎他分明上次還說我不錯,做人怎么能這樣厚顏,真是看錯他了下次一定坑他兒子小戎大人一把,父債子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