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呵呵一聲,皮笑肉不笑道“你覺得會有人信嗎”
確實沒人信,都往他這邊看呢
顧璋扶額,頭一次發現什么叫有口難言,更離譜的是,竟然是因為所有人都太信任他的能力,連他自己親口承認自己不行,都被覺得是謙虛和躲懶。
顧璋無賴道“反正我不會,這是真話。我會的知識都寫在教材里了,從初級、中級到高級,想要什么大可自己去學,或者找人研究。”
他就無賴了
就無賴了怎么著,還能拿他怎么樣不成
文武百官“”
果然歷朝歷代都少有年輕人任三品這樣的高位是有原因的,年輕人,實在是讓人頭疼,不知如何應付才好。
簡直比家里的三歲稚子都難對付,家中稚子還可管教,顧瑤光要怎么辦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過,哄還哄不好,唉,愁啊
老老實實、戰戰兢兢步入官場的真實年輕人
等早朝結束,顧璋跟著內侍去見明盛帝。
明盛帝捧著一本初級農學教材在看,蘇公公又送了好幾本教材到他手邊,明盛帝放下書,問道“朕上次和你說的事,考慮得怎么樣了”
顧璋嘆口氣,這也是個糟心事。
那次農學公開課結束后,明盛帝就找他商量,希望能
讓皇子去旁聽農學課,從六皇子開始,加上更小的十歲以下的皇子們。
明盛帝可惜道“瑤光的農學課生動有趣,每每讓人醍醐灌頂,若不是政務纏身,朕都想日日去聽課。”他甚至有些后悔,顧璋在翰林院那兩年,沒有招顧璋來給他講農。
顧璋慶幸,幸好沒有,要不然他短短兩年,兼顧戶部改革、發行推動報紙那么多事,真的會很累的,顧璋不太情愿的嘟囔“您就夸吧。”
他才不會因為被夸高興,然后就興高采烈的接下活干。
明盛帝正色“這不是夸。為君者若不知曉農事,如何下達正確的政令而不被大臣牽著鼻子走若是不知時節,征兵征徭役就會影響收成。若是不知農人每日干活時節,耕作辛苦,便會不惜民力。”
他當初也是被父皇帶著親去邊關,才知道百姓之苦,邊關將士之苦。
顧璋板著臉“我可不會因為他們的身份放水。”
明盛帝“自然。”
顧璋又追加“我也不會任由他們在學堂里仗勢欺人。”
明盛帝也應道“我下令,不讓他們暴露身份就是。”
顧璋提了好些要求,明盛帝一一應下,連任打任罵都應下,還說給他賜金龍教鞭,可打皇子手心。
顧璋“”
真要按這個來,那些皇子,怕是要成地里的小白菜了。
真是親兒子嗎這也太嚴厲了,要是他肯定舍不得。
顧璋想了想,這樣也不是不行,就當來幾個旁聽生了,對百姓也是好事。
不過人多了恐怕麻煩多,只來人比較合適。
明盛帝也不在意,畢竟更小的皇子可能也聽不懂,更大的皇子都結束學業了,于是從六皇子往后數了五個,確定了這事之后,又說道“我派人調查過了,許多番邦來的東西,確實如瑤光所言,頗為奇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