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迎接顧璋的官員們,還有聞訊而來的兩岸百姓,都順著這道聲音,朝著這艘大船上看過去。
只見船頭立著一位俊朗的青年,衣袍迎風而動,身板如松,有種格外突出的氣質,站在一群人的最前方,像是一輪耀眼之極的驕陽。
讓人一眼望去,就再也忍不下心挪開目光。
衣著統一的學子們,錯落地站在后方,精神頭十足,看起來也十分鮮亮,生機勃勃。
岸邊的官員和百姓們,微微仰著頭看巨船越來越近,只覺得一股強大濃郁到要溢出來的磅礴自信和生命力,如江中的潮水一般,不斷朝他們迎面拍打而來。
“是顧大人”
“顧大人帶著他的學生們來咱們江陵府了”
“不愧是顧大人和天工學校的學子,看著就覺得厲害”
不少百姓,尤其是附近農人,看到他們盼了好些年的農神終于出現在眼前,忍不住潸然淚下,高興得不能自已。
顧璋聽著兩岸的聲音,心情也有些激蕩又復雜。
以往這種場面,都是在他已經做出成就,最后要離開的時候。如今他還沒踏足這片土地,只是看著他要來,就有這么多人歡迎。
果真是,人的名樹的影。
船速度逐漸變慢,往碼頭里去,周圍百姓熱鬧又嘈雜的聲音,逐漸變得更大了。也不知誰起頭唱了一句當地的調子頗為歡快的民謠,越來越多人跟著唱了起來,加入了這場大合奏。
這首民謠唱得是豐收的景象,是糧食滿倉的喜悅,唱得是和親朋好友一起載歌載舞慶祝豐收的快樂。
看到顧大人真的到來,他們高興啊,仿佛已經看到了豐收。
這是從他們農家走出去的官,這是他們農人的農神啊
顧大人來了,他們再也不用擔心吃不飽穿不暖,遇到老天爺稍不順心,就要遇到饑荒賣兒賣女了,再也不用擔心要挨餓了
洪亮又淳樸的歌聲齊齊地在碼頭上空盤旋回蕩,數不清的嗓音帶著歡喜和激動的合唱,顯得激蕩又昂揚。
這是當地的民謠,顧璋聽不太懂內容,但卻看得見百姓們熱淚盈眶的面容,還有一雙雙期盼欣喜的目光。
顧
璋回頭,本想問問杜小江等人這歌唱的是什么,卻發現學子們多也眼眶通紅,含著淚光。
這種數不清的百姓滿懷情感的齊聲歌唱,無論何時何地,都足以讓人動容。
顧璋看著學生們此刻震撼又感動的情緒,也沒說什么,讓他們靜靜地體會著此時的心情,只盼他們都能記住現在的感受,日后將一身所學用在正道上、用在百姓身上。
當地官員們看著自發聚集的百姓,還有眼前自發形成的景象,只覺得震撼不已。
寫過不知多少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為本”“為官者需重民心”,直到親眼看到這一幕,原本平淡的字眼,仿佛一瞬間活了過來,變成直沖靈臺的強烈觸動,讓人渾身酥麻,久久不能回神。
船靠岸。
開始慢慢往下運行李,是一個又一個的大木箱子,里面有試驗田里的良種、收成,也有各種花里胡哨的自制器材,測量工具等等。
碼頭上的工人開始工作,要將這些都搬運到人力車上,再運送到馬車和牛車上。
當地知府率先上前來行禮“江陵府知府謝運,參見顧總督。”
巡撫緊隨其后,緊接著是一批官員。
顧璋道“不必多禮。”
謝運上前來道“江陵府已經為顧總督和天工學校的學子們準備好了下榻之處,也備好了酒菜,為大人接風洗塵。一路舟車勞頓,不如先隨下官前去休息”
顧璋也覺得一路有些乏,也對學子們道“休整一天,明日開工。”又對謝運點頭示意,“帶路吧。”
學子們頓時忙碌起來,有當地學子見親朋好友的,有寶貝自己的器材,怕被人不小心顛簸損壞,跑去照看的,還有按照顧璋農學課上教的那樣,十分自然地去和旁邊農人交談打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