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能堂堂正正地說出來的工作,本就沒有幾個,穩婆、媒婆、織布、刺繡這些行業女人占了主力地位。
姜柔有些猶豫,她想要長久的立
足在外,往上爬,就覺得不能成為獨一無二的異類,而是需要更多的女子從家里走出來。
織布機是好東西,可也有可怕的一面,原來十五個人能做的活,現在一個人就能做了,那剩下的十四個呢
她們可不像是男人一樣,這個活沒了,還能有數不清的活等著去做。
姜柔眼底有些掙扎,但看向顧璋的眼神很堅定“我相信您。”顧夫子傳授她們這么多知識,肯定不是希望她們帶著滿肚子知識回去相夫教子。
顧璋也不意外被她察覺,畢竟刀落在自己身上才敏感,更何況她是個聰明人,他只道“我覺得還可以等一等,把織布機做得再完善一些。”
姜柔沉思片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帶著圖紙離開了,她也好奇,顧夫子能用什么辦法她是沒有想到什么破局的好辦法的。
目前來說,好像只有她們天工學校的學生有希望,可還是人數太少,太勢單力薄了。
送走了姜柔,顧璋想了想,入宮去找明盛帝了。
明盛帝這會兒正在批改奏折,來自戶部的奏折。
他心中是高興的,今年瑤光走得不算早,春耕沒趕上,但是一年種兩季的地方還是趕上了。
盡管家家戶戶增產不多,但是那么大一片土地,加起來稅收的增加就多了。
再加上這兩年天工學校產出不斷,帶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各項稅收都明顯增多了。
明盛帝松了一口氣,因為投入遠洋水師,干癟下去的國庫,終于慢慢充盈起來。
眼瞧著,他終于要過上國庫富裕,不用扣扣索索算著過日子的生活了
明盛帝也實屬凄慘,繼位這么多年了,每次好不容易富裕起來,都要遇到事情返貧。
他想,這次內憂外患都無,肯定沒問題。
見顧璋來了,高興道“瑤光可休息夠了”
顧璋頷首,也高興道“當然休息夠了,皇上我跟您說,人休息足了啊,就是容易出現精妙絕倫的靈感,我想到了一個好東西,可以讓咱們整個宣朝都富裕起來”
想要富,先修路
原來修路的話,明盛帝肯定猶豫,他愛民,除非迫不得已,很少征苦勞役。
但是現在不同了,馬上各地都要有糧食,有錢了這種掙錢的活,辛勤的百姓和農人都樂意搶著干。讓人都動起來,男人都動用完了,機會自然都出來了。
顧璋語氣真誠又熱情,仿佛掏心掏肺為明盛帝高興“不僅是富裕,對政令的傳達,糧草的調度,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好處”
明盛帝不是不相信世界上有這么好的東西,只因這是從顧璋嘴里說出來的。
但不知為何,他心里一個咯噔,手下意識地護住了戶部呈上來的奏折,似乎是護住了什么東西
他的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