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些突然冒出來為水泥路說話的人,顧璋有點懵。
都發生了什么
他應該才是今天這場辯論的主力軍才對這群隊友是什么時候冒出來的
顧璋努力回想,水泥路確實是前天才硬化,上路實驗,而且昨天是休沐。
所以唯一的答案是天殺的,這群卷王
就不能好好休息嗎就不能好好睡大覺嗎就不能陪陪孩子,出去吃一吃美食嗎
都是明盛帝帶的這個壞頭
顧璋心里暗暗譴責,堅決抵制這種行為,再這樣下去,他怕是要在這群卷王襯托下,變成咸魚一條了。
等這一波人發表完意見,一面倒的風吹了一會兒,把人的反骨吹起來了
起初有些沒反應過來的官員,擰緊了眉心,也開始加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
竇天工一人分飾兩角,先把此路的好處大夸特夸,然后又站到了反對方去“不過臣覺得也還是要謹慎些,再觀察一些時日為好,這種路由軟變硬,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若是輕易大量鋪設。要是有后患,屆時損失怕是不小。”
有大臣率先提出了反對,反對方的火也一下熊熊燃燒起來。
戎景山也出列問道“此路造價幾何不同車輛在上面速度會有多快鋪設的時候人力消耗多大”
緊接著有戶部的官員也算起來“投入和產出的比例也需要考量,如今農耕大盛,民力投入耕作的回報會不會更高”
在現在蓬勃發展的態勢下,人力已經開始有些緊張了。
所有事都是要人來做的。
無論士農工商,其實都不能算是國之根本,國之根本永遠是人口。
顧璋嘴角上揚,笑容更燦爛了。
許多官員看到他這樣笑,忽然覺得后脖頸有點涼,幾乎是下意識浮現一個念頭顧瑤光又打什么壞主意呢
水和泥修成的路
還是又想休假了
還是又想禍禍誰了
想不到
就顧瑤光那個想法的跳脫勁兒,心都要突突突地跳出來了,也想不到他還能怎么造作
不過是修個路而已,笑得這么燦爛做什么
越是想不到,反而越是有點發慌,許多官員如臨大敵地看向顧璋,尤其是那些曾經被坑過的。
顧璋擼起袖子參加了這場戰斗,把剛剛反對派提出的問題一個個答了,該懟的也懟回去。
一副“這路絕對值得推廣,天下第一好”的囂張式自信。
顧璋其實也不是不知道水泥這玩意的那部分劣勢,要是真那么好,他們基地也不會隔一段時間就修修補補了。
但是宣朝的朝會就是這樣的風格,尤其是大佬云集的朝會。
從當下的角度看,所有人提出的所有政策,最后是好是壞都是未知的。讀史書的都知道,當時覺得再完美的政策,再自信的決
斷,幾百年后也可能被罵,當時被許多人反對,只是小部分人堅持的政策,幾百年后反而可能被夸。反之亦然。
想要讓自己的想法能實施,首先就要自己夠硬氣,你自己都支棱不起來,誰還會信任你其次就是要說服一幫大佬覺得你行,找出無數論點打敗看衰的人。
這事在朝會上吵了五天,這五天不乏官員跑去那條水泥路打卡,最后以顧璋勝利告終。
主要是誰能吵得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