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期即將結束。
不僅各個天工學子被爭奪,顧璋也是香餑餑。
區別在于,一個是各個地方的官員爭奪天工學子,而朝中一眾大佬都在盯著顧璋。
戶部顧瑤光本該就是我們的才對
兵部望遠鏡、馬蹄鐵、水泥路、糧草計算,各個地方的戰局考慮和安排,顧璋就是天生為兵部而生的將才
即使穩妥如萬剛,也滿懷激情地打出搶人的口號若顧璋來咱們兵部,人馬所及,再無敵國
顧璋
他怎么不知道自己還有這種本事出門在外,身份和能力全靠被扣高帽
工部也來摻一腳顧大人的學生都能有這么多成就,來我們工部,絕對能大干一場,締造奇跡和輝煌
也只有身在禮部的李老尚書默默不語了,不過他看著竇天工說法,心里默默給他判了死刑。
還“大干一場”,要是顧璋那小子有大干一場的奮斗勁頭,那他還叫顧璋嗎
要他看,還不如用“可以休息”“不用點卯”這些條件來誘惑誘惑那小子,說不定還有點成功的可能性。
除了京城六部中的四部之外,許多重要的地方官也盼著顧璋去,那六個都府肉眼可見的收成上升,誰不想要學生哪里比得過老師
顧璋“”
他對好友吐槽道“我看我分成365份,都不一定夠”
小茶桌邊上,圍著余慶年和黎川,兩人都不約而同地促狹般調侃起顧璋受歡迎的程度。
余慶年好奇道“那你接下來有什么打算”
顧璋想了想,頓時苦了臉,再往上升,好像真的大多都是呆在京城的京官,只要留在京城,就代表要天天上早朝,實在是有點累啊
還是五品以下的時候好,不用早朝,也不會天天被吵得耳根子疼,他都有點懷念當年在翰林的時候了,最開始在翰林院那段時間,他甚至有時間去看一天的書
早知道就不升這么快了。
當然,這種雖然是真實心聲,但是有點欠揍的話,他也是不會說出來的,怕真的被揍
他只是道“我再想想,最好是個能出京的活。”
余慶年驚訝道“你又想出京”旁人都想當京官,顧璋卻恰恰反著來。
不過想想顧璋如今的年齡和官階,也就釋然了,旁人留京,不過是覺得天子眼前,升遷的機會多,日后仕途能走得更順些,顧璋可不愁這些。
黎川也道“我也申請了出京的差事。”
余慶年
合著都要出去浪,就剩下他一個孤家寡人留在京城了
顧璋也坐直,驚訝地問“你出京干什么”總不能和他一樣是不想早起,想要躲懶出去浪吧黎川可是正經996打工人,明盛帝同款卷王
黎川提起了就在半年前修訂完成,并且發往各個都府的環境保護法
,從當年凌云山雨后山崩開始,就在不斷修改制定的全新法條。
原本宣朝的律法中也不是沒有環境保護相關的,但都零零散散的,譬如在保護耕地的時候,提起損害侵占良田有罪。
黎川一臉嚴肅地說“新法修訂歷時四年多,相比原來更完善,也更嚴謹,還參考了許多地理、環境方面的書籍。若能完全推廣,定對各方面都大有裨益。”
顧璋瞧他這副又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的模樣,了然道“你想去監督檢查新法的落實情況”
黎川“此法我乃推進主力之一,對它最為了解,推廣落實,義不容辭。”
顧璋和余慶年對視一眼,余慶年作為年歲最長者,主動提醒道“你可想好了,落實新法需要雷霆手段,此行定然困難重重。”何不就待在京城,穩穩妥妥地升官這完全是給自己的前路多添些阻礙。
“總要有人去做的。”黎川神色堅定,又對著為他考慮的兩位友人坦然一笑,他道,“當年瑤光前去邊關,可比我這兇險多了。瑤光當初義無反顧,想來也能理解我此刻的心情。”
從相識起,瑤光就是他的良友,乃他心之所向的楷模,如今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