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治不起也是等死;治得起但找不到好大夫也是等死,病沒治好反而還把家里的錢花光了;就算運氣好找到了好大夫,高價買的藥也不一定這么有用,最后也是死
治病實在是太貴了,即使日子慢慢富裕起來,不愁吃喝,不愁新衣服,蓋了新房子,但大多數平凡的普通百姓還是舍不得看病。
這么便宜的神藥,有點缺點怎么了誰也不能說青蒼不好
聽到這種言論的顧璋和荊蒼汗流浹背。
這次連顧璋發揮大忽悠技能,在報紙上刊登文章,也沒法扭轉百姓腦海里自發形成的堅定認知。
他盡力了。
荊蒼也覺得這股熱情和厚愛太重了,大呼道“這絕不是老夫本意”
他只是想要點名聲而已,現在這也太過了
荊蒼無奈拜訪了京城附近的醫者朋友,無果,又無奈去拜訪了薛將軍,薛將軍給了他一個建議,讓他去找顧璋。
于是荊蒼把心中忐忑壓力和擔憂,全數寫在信里告知顧璋。
顧璋看完信,難得有種找到知己的感覺“終于不止我一個人感受到百姓狂熱期待的壓力了”
這種事說出去,旁人還都不理解,覺得他在炫耀。
他顧璋是這種人嗎是這種自賣自夸的人嗎不對,好像還真是。
不過顧璋對這種事,也還是有點經驗的。
顧璋寫信忽悠,呸,建議荊蒼再努力研究一波,當有更多便宜好用的藥問世,百姓就不會再如此神話青蒼、盲目信任青蒼了,而且更坐實他神醫的名頭。
起初荊蒼還覺得很有道理,只要他再弄點便宜好用還大眾化的藥出來,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而且現在確實如他所盼望的,大家都覺得他是神醫
但是他和明盛帝、燕家兩老、薛將軍一樣,都總能收到顧璋這家伙從遠處寄來的當地吃喝玩樂特產大禮包。
慢慢研究各種中藥成分,將化學技術與中藥方劑結合,并且已經不斷在出成果的荊蒼逐漸懷疑人生。
他現在的生活很好,能有現在名滿天下的神醫名號,救治過數不清的百姓,已經遠遠超過了兒時從醫時立下的目標,甚至已經超越了荊家祖訓。
但怎么和顧璋滋潤的小日子一比,心里就覺得有些奇怪呢甚至有那么一點點嫉妒
不過再怎么覺得奇怪,讓他放下實驗室的一切,和顧璋一樣沉浸在山水美食里,去體驗人
間煙火氣,那也是不可能的。用化學研究醫理太有趣了,玩樂哪里比得上研究這些有趣他怕是窮其一生,也研究不完其中的奧秘。
要不然也不會因為當初顧瑤光在剛赤府給他畫了個餅,就癡迷此道了這么多年
經此一遭,原本就備受期待、萬眾矚目的理舉,一下熱度更高了。
天工學校也越發受到百姓們的重視和期待。
原本就走科舉這條路的考生,都會忍不住學習一些天工學知識。
即使原本走科舉這條路的學子,也不是個個都有天賦,能過得了科舉這根獨木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