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有最為高大結實的城池,有戰無不勝的軍隊,有代代相傳編撰成書的文字和歷史,有富饒的土地,精致烹飪的美味食物。
“沒有船能穿破海上巨浪,也無人能鎮壓憤怒的海神,連我們斯比雅都不行,大宣多半也是靠著海岸開船,只是恰好有些好用的東西罷了。”斯比雅負責造船出海的貴族說。
國王淡淡道“不過他們既然來了,就弄清楚他們來源于何方,若他們的地盤上真有好東西,咱們可以去取來。那些小國,踏上了咱們的國土,理應上供送禮才對。”
“是,陛下。”
霸道得有些傲氣凌人的想法,由上及下,甚至連這個國家的軍隊,也抱著同樣的想法。
直到親眼看到大宣船隊從寬廣的蔚藍海面上,緩緩破曉而來,這種淡淡的傲慢,才如清晨的霧氣一樣,遇見太陽就直接消散得無影無蹤。
大宣遠洋水師的浩蕩船隊,一點點在斯比雅海岸露出全貌。
每一艘戰船的造型都極為高大威猛,船身由極為堅硬牢固的木材建造,其甲板平整,船舷下削如刀刃,乘風破浪而來猶如戰神利刃劃破海面。
對站在海岸邊的人來說,巨船如山巒般的高大,上面雕刻的龍形紋路,讓整個船體看起來更加威猛懾人。
船只的桅桿上懸掛著大宣的旗幟,在獵獵作響的海風呼嘯中飄揚,彰顯著大宣的威儀。
“有這么大的船,像是刀一樣鋒利,連巨浪都可以破開,當然不怕風浪和海獸”
“那些來自東邊的傳言,難不成是真的”
在看到船隊用巧奪天工的巨型木質機械吊臂運送貨物,又有叉車輕松搬運等工具,斯比雅人只覺得猶如神力
“怎么會有這樣神奇的東西”
“難不成東方真有這樣一處富饒的寶地”
財帛動人心。
斯比雅試圖以武力搶奪船上的物資,還試圖俘虜船上的水師將士,以找到去往大宣的路。
他們蠻橫慣了,搶奪慣了,這次也一如既往想用強橫的武力來搶奪寶物,而不是交易。
可沒想到的是,一貫戰無不勝的軍隊,被大宣水師打得落花流水。
他們的武器,甚至不是大宣武器的一合之敵
一個照面,就能被砍斷。
即使是比拼船力,也往往是船被撞得四分五裂,若不想船毀人亡,就要趕緊跳水逃跑。
四周聞訊而來的人們,都遠遠見證了這一幕,驚恐中將此戰的戰況牢牢地刻在腦海里。
回到家鄉就慌張又后怕地和親人鄰居強調,手腳并用的表示有多恐怖,并驚恐地與同鄉之人強調“萬萬不能動這種心思”
于是,許多國家的歷史中,都這樣記載過大宣的遠洋水師的這場戰斗“其龍船高大如山,威武霸氣,絕非人力可馭,借仙風之力而行。而斯比雅之船矮小,故大宣龍船御風而下,猶如車碾螳螂,神力不可擋也。”
慢慢地,此類的詔告越來越多,威震覬覦大宣之敵,聯睦友好大宣之幫。
一次又一次,宣朝海航帶回無數的珍寶,同時大宣的旗幟,大宣的威儀,隨著遠洋船隊海航,傳遍所有船隊能到達的地方。
精美的瓷器,漂亮實用的琉璃制品,對身體極好的茶葉,蔗糖,扎一針就能把瀕死之人救活的神藥,撒下一點就能豐收的肥田神寶
傳說中,大宣是天上神仙住的地方,在那里,不用擔心生病,不用擔心吃不飽,那里有華美舒適的衣服,有比天上云彩還柔軟潔白的棉花。
傳說中,能破開海浪,穿越海神之怒各處游走的龍船,是神仙為他們降下的福祉,若能順著龍船航行的軌跡,就能有幸找到神仙之所。
只可惜,只有宣朝制造的龍船,才能在兇惡的大海上航行,穿越無數暴風颶浪,抵達仙都。
他們的船特別大,無論各地風浪多么兇險,只要在宣朝的龍船上,就能保證人和東西都安全抵達
在這份對大宣的向往到達巔峰的時候,已經急不可耐地不斷模仿造船,試圖造出堅固的船緊隨龍船前去大宣的時候,他們得到了盼望了許多年的好消息
大宣的遠洋龍船,帶著大宣皇帝的圣旨,向沿途諸國發布詔告。
許多國家努力按照自己對大宣語言的理解,翻譯了一下,最終大多國家流傳后世的版本大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