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林為珍和張氏背著米花糖去了鎮上。出村時,遇到同去鎮上的村民。
村民驚訝“米花糖倒不曾聽說過這種糖是米做的”
林為珍掀開布,給村民看。
村民“這種糖倒是新鮮賣得怎樣生意可好”
“還成,湊活。”
到了鎮上,十板米花糖賣得精光,還有人想買沒能買著。張氏眉開眼笑地收拾籃子和背簍。
這時,有人過來套話,想套出米花糖的做法。米花糖生意好,有人眼紅,卻又做不來米花糖,便打著套方子的主意。
林為珍三言兩語,把這人打發了回去。
等那人走后,張氏啐道“呸想空手套米花糖的方子,沒那么便宜的事”
說著她又道“回去得叫家里人把嘴巴守緊著些,不能讓人把方子套了去。”
林為珍頷首,“嗯,娘,我們回去,去張屠戶家買肉”
村里有殺豬的屠戶,張屠戶賣的肉,比鎮上要便宜些。
張屠戶見林為珍她們來了,不敢相信他們是來買肉的。
村里就屬林家最窮,一年到頭也就過年時,林家才上這里買一回肉。且他們這段時日不是因為林富貴的傷,連鍋都揭不開了么怎的還有錢買肉
“你們真是來買肉的”
林為珍“那還能有假”
確定她們真是來買肉后,張屠戶問“要什么肉要多少”
“要肥瘦相間些的,就要”林為珍還未說完,便被張氏打斷,“買瘦肉”
在古代,瘦肉比肥肉便宜,因為肥肉能熬油。張氏想著省錢,便想買瘦肉。
林為珍“光是瘦肉沒什么油水,買肥瘦都有的吧,昨天大夫可是說,爹要吃有油水的。”
聽聞此言,張氏張了張口,便不再出聲。
張屠戶又問“要多少”
“要”林為珍沉吟,忖了下袋子里的錢,“半斤。”
張氏“要個二兩就夠吃了,哪里要半斤”
半斤還嫌多六口人的話,吃兩三斤肉才算正常。半斤已經很少了。若是錢包允許,林為珍恨不得買兩三斤肉,回去大快朵頤。
“就要半斤。”
“二兩就成”
林為珍看了張氏一眼,“我說了,就要半斤。”
張氏止聲。自從珍珍有了上輩子的手藝后,就變得越來越有主見,也越來越強勢。
這段時日以來,做什么,買什么,吃什么,似乎都是珍珍在做主。她這個當娘的,說話也不中用了。
錢是珍珍自個兒掙的,家里也都靠著她,自然自然也應聽她的。張氏沒再多想,也沒再多說什么。半斤肉半斤肉就半斤肉吧,反正今兒可是掙了一百八十文錢。
張屠戶切好肉,用稻草綁好,遞給林為珍。
買了肉,最高興的當屬毛蛋。林老漢他們則憂心起來,“這一天天的,這么吃下去,可怎么成”
林老漢他們的心態還轉換不過來,連每頓能吃飽飯,都覺得是鋪張浪費,更可況吃蛋吃肉。
林為珍道“阿爺,現在不是從前了,我們現在能掙錢了,該吃吃該喝喝,不能虧了身體。”
語罷,她拿起籃子里的錢袋子,“阿爺,您瞧,今日我們掙了差不多二百文呢”
聽著嘩啦啦的銅板聲,林老漢閉了嘴,其他人也閉了嘴。
林為珍笑笑,“等會兒我去做蘿卜燉肉。”
張氏“我來吧,珍珍你累著了,我去做。”
“不累,我做就是。”她想切肉和切蘿卜,練練刀工。她雖有上輩子的記憶,廚藝還在,然而刀工種靠肌肉記憶的基本功,不是腦子里有記憶,肌肉記憶就能跟上的。
她現在的臂力,刀工,一般般。還得練。
廚藝八大基本功得天天練,因為條件不允許,她沒法天天練,只能等以后條件稍微好些了再說。
林為珍原想做紅燒肉吃。只是做紅燒肉需要各種香料,否則味道就不美。很多香料從西域運來,可不便宜。
于是退而求其次,暫且吃個佐料少的蘿卜燉肉。
她燒鍋時,毛蛋圍在她身邊,眨巴著大眼,一直不停咽口水。這孩子,和她一樣,饞肉饞得慌。
其實家里其他人又何曾不是同樣如此。畢竟一年也就過年才能吃上一回肉,還只有二兩肉。這二兩肉還得熬油,熬完油更少了,一人一口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