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你人多,利用裝填的時間熬過了死亡地帶。到了幾里地的地方,又碰到了當世發射速度第一的迫擊炮。彈片橫飛之下,是個人就躲不過去。
就算你厲害,熬過了迫擊炮。后面就是火槍的射程,達姆彈這種缺德的玩意,人不管是哪地方挨上一發就算是完蛋了。
等你把刀子想砍人的時候,發現敵人已經倒在了沖鋒。呃……行軍的路上。面前只有尸體,沒有可以下刀子的對象。
敖爺還不算是最郁悶的,特地從金州趕過來的滿桂那才叫郁悶。本來火槍的出現,已經給了騎兵致命一擊。現在有了這東西,大規模使用騎兵完全就是噩夢。隊形如果密集的話,兩發火箭彈百十個騎兵就消失了。
只要一個齊射,自己手下一千五百人估計沒一個活下來的。
回去的路上,個人的心情是不一樣的。李虎唧唧喳喳的和李休說什么,李休只是悶葫蘆一樣的當聽眾,絲毫不顧及弟弟唾沫橫飛的辛苦。
敖爺和滿爺倆人并騎而行,不知道在說什么。只是兩人手里的酒囊,就沒有放下過。
年紀大了騎不了馬,漁老和稻富佑直和李梟同坐在馬車上。水泥鋪的路面是不錯,可就是太硬車輪行駛在上面有些顛。好在松軟的靠椅,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顛簸。
“你說的槍管的問題沒辦法解決,咱們總不能把火銃都換一遍。按照現在的產量,這需要三年時間。你如果保證三年不打仗,老夫就給你弄。”馬車上,漁老談到了去年冬天槍打不響的問題。
“倒是可以在子彈上做文章,以前我們追求子彈必需貼著槍膛,這樣可以保證火藥的威力將子彈推得更遠。
老夫倒是覺得,可以做一批小一些的子彈。專門在冬季用,只要在子彈箱子上表明是冬季子彈就成。”稻富佑直說出了自己的主意。這幾年他的漢語有了長足的進步,雖然說話的腔調仍舊怪異,但還屬于可以聽得懂的范疇。
李梟眼睛一亮,這些天他正為這事情發愁,沒想到稻富佑直這老家伙早就有了主意。
“這個主意不錯,現有的彈藥平日里訓練就會消耗不少。專門準備一批冬季子彈,這方法可行。”漁老也覺得稻富佑直這主意不錯。
“那就這么定下來,火箭彈這東西也要多多生產,生產的事情還要麻煩漁老您。”李梟立刻拍板,好主意需要立刻施行才可以。現在都快七月了,眼看再有三四個月遼東的天氣就會冷起來。
“火箭彈這東西裝藥量太大,咱們現有的硝化棉已經入不敷出。如果再制造火箭彈,那迫擊炮彈和手榴彈的產量就要受影響。大當家你知道的,硝化棉的產量就那么多。為了保密的需要,咱們只能在皮島上生產。
您答應的人手就算是到了,可也要等設備和礦石。朝鮮那邊供給的礦石,品相已經沒有原先那么好了。這也是硝化棉產量不高的另外一個原因!”剛剛人多,漁老沒多說。現在只有李梟和稻富佑直,漁老才把實話說出來。
“朝鮮的事情,我讓艾虎生去談。他好像是在京城遇到些麻煩,估計很快就能擺平去朝鮮。不但需要硫鐵礦石,我們還需要鐵礦石,銅礦石。還有一些,我們需要的其他礦石。
以前總覺得,打仗打的是人是武器。現在才知道,打仗打的就是他娘的銀子。忍忍,過兩年一切都會好起來。”李梟對未來充滿信心。
大前門已經在京城打開市場,在虹螺山釀造的酒也銷量良好。艾虎生是個能整事的家伙,制造了五種糧食釀造的噱頭。當他把商標定成五糧液的時候,李梟的下巴都快要掉到地上。
有了煙酒兩大巨頭撐腰,又在京城搞房地產開發。李梟有信心,養活這支兩萬多人的軍隊,更不用說未來廣闊的遼東還會種上土豆和玉米這兩種高產作物。這兩樣東西,足夠可以保證遼東幾十萬人不會挨餓。
甚至還有多余的飼料,用來喂豬。東北寒冷的天氣,不吃點高脂肪的東西怎么能夠扛得住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