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先帝起,遼東失陷已經有些年頭兒。雖說互有勝負,但韃子的兵力仍然強大。放眼大明軍隊,除了李梟所部能打得過之外,其他各部都不成。韃子的威脅太大了,這些勢力里面也只有韃子的兵峰距離京城最近。
只要李梟把韃子滅了,萬歲就可以對遼東放下心來。到時候讓李梟再去西北,平定高迎祥的叛亂。又或者去西南,彈壓那些不安分的土司們。”
“李梟會肯去?”楊嗣昌覺得,以李梟的高傲,王體乾的話更像是夢話。
“呵呵!他不去就是抗旨,天道大義在萬歲這一邊。他李梟的人望,一下子就會被萬歲摧垮。就算李梟再牛,失去了軍心民心也是白扯。
再者說了,李梟所部士兵大多是山東河北的鄉民。李梟以高利豢養,歷經幾年才算是有了今天的規模。這些人在遼東當兵,他們的家人可還在大明地界上。雖然李梟是山東巡撫,可也不能帶著山東一省的官員造反。當兵的顧念自己的家人,有幾個真心肯跟著李梟造反的。
這也就是楊侍郎您問起,老奴才和您多兩句嘴。如果是別人問起,老夫就會裝聾子沒聽見。所以,這軍糧跟軍餉你一定不要克扣,足額發放。不讓李梟找到任何借口退兵,只要他能消滅韃子,掃除帝國東北的蠻夷。就算是他要得還多,萬歲也會捏鼻子認了。”
王體乾這是得了朱由檢的吩咐,害怕楊嗣昌私自克扣李梟的用度,這才指派王體乾看著點兒。
沒想到,楊嗣昌還真他娘的想這么干。如果不是王承恩趕到這里,說不定有多少銀子,會被一層層把皮挪用。
“多謝公公提醒!”楊嗣昌對著王體乾拱了拱手深施一禮。
不是王體乾提醒,楊嗣昌還不理解。現在才算是懂了,原來皇帝在下一盤大棋。這步棋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李梟消滅遼東的女真韃子。剪除京城東北方向的威脅,待李梟勝利的時候,再派他到關中去。
一場一場仗打下來,李梟的家底也就算是掏空了。一時半會兒,他就算是舉著拳拿著銀子,也沒人幫著他打仗。楊嗣昌堅定的認為,眾叛親離才是李梟的最后下場。
如果李梟不去,那就更加熱鬧了。一個抗旨的名頭扣下去,就可以把李梟扒得精光。讓他再也沒有往日里的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