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隊蒙古騎兵好像火星撞地球一樣撞到一起,排槍“噼里啪啦”的響。明軍使用火器比較早,騎一師的士兵們趴在馬身上,槍口豎著伸出去。
葛爾丹的手下比較彪悍一些,他們手里拿著槍。瞄也不瞄,隨手甩出一槍。別看沒用瞄準,準頭卻是十分嚇人。
他們充分發揮了射人先射馬的傳統,專門射擊目標比較大的戰馬。就算是肌肉強健,皮糙肉厚的戰馬,被子彈打中了也要歇菜。
好在明軍騎兵沒有全力沖鋒,他們的戰馬只是在小跑。已經進入了火器時代,誰還玩騎兵對沖那一套。騎兵小跑著就很好,即便戰馬被射死,也不過就是從馬脖子上掉下來。撣撣身上的塵土,操起槍來就是干。
不像那些“嗷”“嗷”狂叫著沖鋒的蒙古人,戰馬被一槍撂倒,幸運的摔個鼻青臉腫。不幸的,直接把脖子和脊椎摔斷。躺在地上“哎呦”“哎呦”的讓人討厭。
滿桂趕到戰場的時候,正好是第一波騎兵對沖。蒙古人掛起了步槍,拽出了馬刀。他們還是習慣用馬刀對砍!
明軍就不一樣了,步槍裝上雪亮的刺刀。沖刺的前一刻,還在射擊。這一條上,蒙古人就吃了大虧。
第一次騎兵對撞,蒙古人紛紛落馬,明軍騎一師這邊只有稀稀拉拉幾個倒霉蛋落馬。
草原上的騎兵作戰,其實有些像海軍。雙方沖鋒,然后整頓隊形,進入下一次沖鋒。騎兵就是不斷沖鋒中,與敵軍拼殺。
滿桂的戰法與蒙古人不打一樣,他不會命令一支部隊一直沖鋒。他們的沖鋒的輪替形勢的,一潑人沖完。就會回到本陣,然后另外一波人跟著沖。這樣能盡可能的保持馬力,不像蒙古人那樣,戰馬累得吐白沫子,還是在玩命的催促。
體力已經接近極限,再怎么催也是白扯。
葛爾丹越打越心驚,都是拿著槍械在戰斗,自己手下人準頭上似乎還有些優勢。可死的人里面,自己的人死得比明軍多很多。通常蒙古兵要被干掉兩個人,才能干掉一個明軍。
現在他有些后悔,為什么讓多爾袞帶著五千人運戰利品走。如果有這五千人,他有把握可以把遼軍留在這里。
情報其實對雙方來說都是透明的,葛爾丹知道遼軍只有這么一個騎兵師。只要不惜代價啃掉這個騎兵師,從此遼軍再無大規模成建制騎兵。對西北戰事,將會非常有利。
至于自己人死多少,這不在葛爾丹的計算在內。只要干掉了騎兵第一師,他回到伊犁河谷就是蒙古人的英雄。只要登高一呼,立刻會從者云集。
如果能順便,擠掉阿拉布坦,成為準格爾蒙古未來的繼承人,那就太過美妙了。
滿桂看著戰局已經向自己有利的一面發展,立刻喊來炮兵。在一個騎兵團的掩護下,炮團前出,迫擊炮帶著呼嘯的哨音砸向蒙古人的陣地。
本就岌岌可危的蒙古人,被雨點一樣的炮彈砸過來,立刻就潰散了。因為馱馬的不足,葛爾丹沒有攜帶迫擊炮。他認為,手里的步槍和手榴彈,足夠對付裝備低劣的格日圖。
軍隊一旦潰散,那就算是大羅金仙也沒辦法。人人都想著逃命,都不愿意做后面的替死鬼。
葛爾丹還想堅持一下,結果被親衛拉著上了一匹最快的就跑。就算你是葛爾丹,現在也不能把潰散的蒙古兵收攏起來。
“呵呵!追殺三十里之后收兵,窮寇莫追。”看草原上遍地的尸骸,蒙古人這一次至少折損四千人以上。蒙古人還是有一定戰力的,如果過于兇猛的追擊,被蒙古人伏擊一下,那就得不償失了。
追殺了一陣子,又干掉了幾百蒙古兵。滿桂立刻讓人回京城報捷,只是可惜抓的俘虜沒幾個。不然搞個獻俘儀式,那會更加的拉風。
看看這些王八蛋,誰還敢說騎一師多吃多占。
************************************
捷報傳到京城的時候,李梟剛剛和敖滄海打完擂臺。
這幾年多吃多占慣了,白花花的銀元迷人的眼,想讓敖爺吐出出來,哪那么容易。
不過當敖爺看到一整溜榴彈炮,還有一群馬克沁重機槍之后,他很快改變了想法。敖爺其實跟李梟差不多,也算是個純粹的軍人,軍人,哪里有不喜歡武器的。